重说中国近代史_张鸣_湘淮两军——汉族士大夫的崛起

我们讲太平天国,必须提到的一个相关问题,就是汉族士大夫的崛起。太平天国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之一,就是它的确改变了中国当时的政治格局。那段时期,不仅仅是太平天国闹得凶,从南到北遍地都是农民起义,北方有捻军,南方有天地会起义,广东有红头军起义,西南有云南回民起义,甘肃宁夏一带也有回民起义,反正遍地烽火。当时北方好多地方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形:随便拉一帮人来去抢一个戏班子,把人家演皇帝的行头拿过来披挂在自己身上,搭一个棚子就开始称王称帝了,什么军师丞相、三宫六院,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实际上这种局面说明,这个王朝快不行了,它的绿营军不行了,八旗军不行了,作为总预备队的蒙古骑兵又被英法联军歼灭了,[注] 真是没有什么可拿得出手了。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汉族湘淮军的崛起,清王朝就真的完了。之前,清朝政府对于汉人有很多防范,中央官职满汉两套,看似平等,实际上,六部堂官皆是满人掌权、掌印,汉人干事,无一例外。各地的督抚,重要的位置,基本上都是满人当。清朝就两个重要的督抚,一是直隶督抚,一是两江督抚,两江督抚有时候还会授予汉人,但是直隶督抚很少授予汉人。

各地驻防八旗首领实际上是和督抚平起平坐的。驻防八旗首领有的是将军,有的是都统,目的就是监视汉人。满人统治者对汉人非常不信任,林则徐禁烟的时候,当朝皇帝对他寄予那么高的期望,一有人进谗言,马上把他撤了,发配新疆。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野的汉人士绅崛起了。湘军一直人数都不是很多,但是仗打得非常漂亮,虽然也失败过,尤其是和石达开对阵时,但是总的来说,湘军是胜仗比较多,打得相当顽强。在这种危机情况下,清廷一些满人就改弦易辙了。最早变革的,实际上是后来被政变搞掉的肃顺他们一伙人。肃顺是咸丰皇帝很信任的一个人,我们可以叫他宠臣,但这样说其实对他不怎么公平,他是非常受皇帝信任的,也是最聪明的一个人。肃顺是一个满人,他那时候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他公然地宣称满人不行,得用汉人。所以信任汉人是从肃顺开始的。

曾国藩打了胜仗以后,咸丰皇帝本想让他当湖北巡抚,然而当时的朝廷军机大臣祁寯藻说,曾国藩是在籍侍郎,一介匹夫,没有官职,匹夫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此非朝廷之福。咸丰于是把这件事放下了,后来在肃顺的坚持下才给了曾国藩地方实职——两江总督。这是肃顺的功劳。

如果一直不给曾国藩地方实职的话,湘军就很难办,因为湘军在体制内就是民团。国家是不给团练发军饷的,那么钱从哪里来?当时钱江出了个主意,可以开征厘金,就是收商税,这是好主意。但是开厘金、设厘卡必须得有行政权才可以,否则商人是不会交税的。所以当曾国藩还没有职务的时候设厘卡,经常会被地方政府赶走,他们的经费很紧张,一开始是凑出来的。朝廷那时候重用胡林翼,胡林翼是帮助湘军的,他不是湘军的头,但实际上可以当湖广总督的家。当时的总督满人官文比较乖,他自己没啥本事,但知道胡林翼能干,于是默许“我不管你,你爱怎么干怎么干,但是功劳首先是我的,往上报的时候首先得报我,因为我头衔高”。胡林翼也很乖,每次打了胜仗就顶着官文的头衔上报。后来中兴名臣,官文的位置是排得很高的。湘军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湘军是一个跟绿营、八旗不一样的军队,它最大的特点是兵为将有,这一点跟后来的新建陆军也不一样。曾国藩是模仿戚家军的模式建的湘军,但是区别在于,戚家军是将领们建的,而湘军是儒生建的,一种儒生带乡农的模式——就是说曾国藩弟子门生很多,这些人都下乡招兵,招那些最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不要城市痞子,更不要当过兵的,就是要这些农民。招了以后,这些兵都是一个地方的,将领就是当地乡绅,士兵就是本地乡农,当然凝聚力很强了。你招来的兵,为你负责,招多少人,就给多大的官当,一旦这个招兵的人死了,那这个营也遣散,没有了。所有的人都跟曾国藩有这种师生关系,都服从曾国藩一个人,他不发话,谁也调不动。

曾国藩觉得,当时绿营兵关键是没有道义感,士兵跟将领之间没有人际关系的联系,打仗的时候直接给你派过来,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那我为什么给你打呢,为什么我听你指挥,为什么替你卖命呢?但是湘军就不一样,这实际上是个共同体,大家是有密切关系的,本来就是一个村出来的。当然这就去玩命了!大家一块,要渴一块渴,要饿一块饿,湘军有很强的道义感。[注] 

这样的军队不是国家军队。别看绿营、八旗很松散,但它是国家军队,是国家所有的。有些军官能吃空饷,是因为每个士兵的薪饷都是国家发的。但是湘军怎么吃空饷呢?你敢在自己乡里乡亲面前,说我就吃空饷吗?这不可能的,做不到,否则会被人骂死。但是,兵为将有的确是有军阀的苗头了。无论是五代十国还是藩镇,都存在这个问题。既然国家指挥不了兵,只有将领能指挥,那么一旦时机成熟,将领告诉士兵去反政府,他们也会去反的。曾国藩靠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儒学道义感。他是个理学家,他刻意强调的是这种儒学道义,并以身作则,所以整个湘军的道德感特别强。但淮军稍有不同,淮军是李鸿章建起来的,李鸿章很灵活,有些痞气。他的部下,都是他在安徽做团练时的兄弟,什么人都有。他的军队不怎么讲道义,但讲义气。

曾国藩这个人打仗,在战略上很有一套。他认准了太平军的格局是沿长江一字长蛇,只要从长江上游往下打,就可以打灭它。湘军就按照他的部署打,但太平军在李秀成的率领下进攻江南,江南是中国的财富之地、漕粮之地,中国的财富主要是靠江南出的。当时江南告急的时候,朝廷调湘军,曾国藩不动,但也不得不应付一下,于是就派李鸿章带几个营的老湘军,李鸿章自己再招些人马,于是有了淮军。李鸿章实际上就是曾国藩的入室弟子,是很聪明的一个人。曾国藩的性格跟李鸿章是不一样的,曾国藩很刻苦,意志很坚定,识大体,但他脑瓜没有李鸿章灵活。这两人其实互相都挺欣赏的,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幕中一直在干事,但他们之间有过冲突。比如最初李鸿章经常起不了早,但曾国藩是天亮就起来吃饭,其他幕僚也随之早到,可李鸿章就起不了早,于是两个人就起冲突。曾国藩就想,你要不想混就走。于是,李鸿章说我的睡懒觉就是被老师改正的。但即使如此,他们俩还是有些不合,毕竟李鸿章不是一个能长期当幕僚的人,他总是要独当一面的。这个曾国藩也知道,这个时候有了机会就把他派出去了。但是李鸿章的兵不够,于是就回老家安徽招兵。曾国藩是个理学家,行事很古板,常写日记反省自己,下盘棋就反省自己,看到个漂亮姑娘也反省自己。他觉得必须每日三省五省的,但是李鸿章不是这样的人,他交的朋友也不一样。他的家乡有一帮不是很守规矩的人,就算是乡绅也是一些比较邪的乡绅,比如说盐贩子或者跟盐贩子有关的人,跟土匪有关系的一帮家伙,但到这个时候都很厉害了,一旦有事的时候他们就会起来。等于说,李鸿章拉过去一批现成的兵,然后组织成一支淮军[注] 。

淮军的组织模式其实还是湘军的,但是等到了江苏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已经不是儒生带乡农的模式了,而是一帮杂七杂八的人,甚至好些都是太平军的降军。这些人在湘军是不受重用的,但到了李鸿章这儿,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能干事,就会受到重用,金钱美女,要什么给什么。所以淮军的风格跟湘军完全不一样,但是确实很实用。淮军的西化程度也非常高,只要有用什么都可以学。洋操有用就学洋操——以前的中国军队是不搞列队,不搞齐步走的——所以淮军的口令“向前看齐、齐步走”全都是英语,直到淮军教练走了还是英语,一口安徽口音的英语。

淮军跟湘军有一点一样,就是也是兵为将有,军队不跟朝廷走,跟将领走。这两个湘淮军首领被重用之后,其他人都开始效仿。有很多很多支军队,既不是淮军也不是湘军,但都是按湘淮军模式建立起来的。[注]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汉人的士大夫组织军队,来报效国家报效清朝。

  1. 1860年9月21日,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骑兵在八里桥和英法联军对峙。时天津大沽已经陷落,英法联军沿通县进犯北京。关于到底有多少蒙古骑兵投进这场战斗,据进攻八里桥的法国军队司令孟托班回忆录里说是“三万到三万五千人”,而英法联军的人数,据僧格林沁向天子报告的法军(进攻八里桥的大多数是法国军队)人数是“不过五六千名”。战斗以八里桥失守告终,蒙古骑兵在这里尽化为齑粉,他们捍卫了成吉思汗最后的荣誉。参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此外,电影《圆明园》对此也有惨烈的描述。

  2. 湘军最初崛起时的精悍作战能力即使到最后也被很好地保持了,这一方面有太平军势力渐弱的原因,一方面也在于湘军的统兵系统能够很好地维持。对比淮军而言,湘军更加保守,更拒绝变革。

  3. 淮军聘请西洋军官充任教习,训练洋操,使用新式兵器,这和湘军用土法土器以及由书生自任军官的做法迥然有别。但淮军并未改变勇营旧制,因而体制本身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例如,营以上指挥困难,统领与统领之间各不相上下。又如,淮军延聘西洋军官仅用于平时教练,战时调度仍由将弁,这就造成了作战和指挥的分离。

  4. 比如,同治年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陕甘军务,他收买甘肃起义首领之一董福祥,将所部民军按照湘军旧制改编为甘军,后来又将招降的马占鳌、马福祥等回民编入,使之成为后来的北洋四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