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后毛泽东时代中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标志着邓小平上升为最高领导人,并通过了一些加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键性决定。邓小平成为新的社会主义改革的设计师,这场改革将使中国摆脱贫穷和发展停滞状态。

  1.邓小平的构想

  最初,邓小平并没有一个总计划。他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使改革取得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的特色,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毛泽东早就认识到,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是必须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历史将把毛泽东的革命与邓小平的建设,当作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两个最重大的事件。这两个事件都将得到适当的认同。

  在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二年,邓小平逐渐把发展中国的未来的计划更清晰化了。1979年1 2月,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问:"阁下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邓小平立即回答,目标是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从现在的2,500亿美元增加到本世纪末的1万亿美元,人均产值达到1,000美元。后来,考虑到人口不可避免地从十亿增长到十二亿,他又明确了他的声明,把2000年时的人均产值降低到800美元,而国民生产总值仍保持在1万亿的水平上。一旦达到这个目标,中国就将具备取得更大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随后就能在三十到五十年里步入较发达国家行列。2000年国民总产值1万亿美元的数字很快流行开来,成为全国人民的一个确定概念。1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加速经济增长,需要吸收外国的资本、科学技术和管理技巧。为此必须采取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政策。由于80%的人生活在农村,搞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村收入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就成为首要的任务。在成功进行农村改革之后,将在城市地区开展工业改革。与此同时,将执行一项长期的开放政策以扩大对外贸易,发展旅游业,吸引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技巧。邓小平强调,开放政策对中国的进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从明朝中叶到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的闭关自守政策和1958-1976年的不幸时期导致了长年的愚昧和落后。2

  邓小平向人民保证,他们担心开放将意味着资本主义侵蚀社会主义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中国经济的主流仍然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将仍然保持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国家将继续掌握生产手段和所有基本的经济结构。外资的流入将不会损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因为与外商的合资企业中至少50%的股份是中方的。开放政策肯定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但它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即使人均产值达到几千美元,也不必害怕产生新的资本家阶级。邓小平反问说:"增加国家和人民的财富有什么错"3

  邓小平很现实地认识到,全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没有任何两个地区之间能同步发展。他愿意让一些地区和人民先富裕起来,为其它的地区和人民树立榜样。离上海七十英里远的苏州市是一个能给人启发的地方,因为它已经达到了人均产值800美元的富裕水平。那里的生活质量可以预示2000年的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对此感兴趣的邓小平在1983年视察了苏州。他发现当地人吃得好,穿得好,住得也比其它地方的人宽敞(人均居住面积达二十平方米),且拥有电视,愿意投资地方教育;犯罪率较低,当地人流露出一种幸福、自信的神情。他们生活方式的特点是热爱本地,普遍不想迁居到北京、上海一类的大城市。4

  邓小平越来越相信,他的梦想能够实现。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际,他自信地向全国宣布,1979-1983年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9%,1984年的增长率为14.2%,这超过了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1万亿美元的目标所需的7.2%年均增长率。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率,中国就能够达到预计的目标。世界银行似乎也同意这一点。5邓小平的务实策略是"一步一步走;边走边看,保持势头"。

  2.农业改革

  传统上,农业是中国国家和经济的基础。因此,首先在农业上进行重大改革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在1957年到1978年间的二十年里,农业一直处在糟糕的状态下,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6%,棉花增长率为2.1%。6中国不得不进口大批粮食来保证它日益增加的人口有饭吃。农村经济即使不是死气沉沉,至少也是有气无力的。二十年里,农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什么改善,农民几乎没有劳动的热情。

  人人都知道,对振兴农村经济最严重的障碍是公社制度。由于它是毛泽东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支柱,因此只要毛泽东在世,就没有人敢批评或削弱这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体制。现在,人们认识到,只有根本性的改革才能给僵化的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才能重新点燃劳动热情,释放农民大众的巨大潜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1978年12月党的三中全会通过了一些果断的决定,鼓励采用更大的物质刺激,放松此前一直束缚农业部门生产增长的控制机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地方和中央政府领导人之间的讨论导致了采纳所谓的"责任制"或"包产到户"。在这个制度下,土地仍然是公有的,但每个农户得到一块田地用于耕种,并与公社的生产队或经济合作社签订一份合同。合同上写明耕种庄稼的产量和上缴给生产队或合作社以支付土地使用费用的产量指标。这笔支付还包括水利费、卫生费和福利费用等公共开支。每家农户完全控制劳力资源,并可以留用或在自由市场上出售超出合同指针的产品。农户对整个生产过程负完全的责任一从选择种子和化肥、分配劳力、作息计划、土壤准备直到最后收割的全过程。

  责任制开始于1979年,1980-1981年间逐渐扩展到各省,1982-1983年间这个进程加速了。到1984年,约98%的农户实行了责任制。最初分配给每一农户的地期限为一个季度或一年。但后来,在1984年,责任期延长到十五年以鼓励在责任田上作长期规划和投资。确定更长的合同期限是基于一些生产上的考虑,如耕种强度、庄稼的选择(特别是生长较慢的果树)和土壤肥力的培养等。7更往后,土地合同被定为可以由耕种这块土地的农户继承,以鼓励更长期的投资。但是,如果最初的责任规定没有完成的话,可以出现取消合同的情形。

  政府也鼓励农村劳动者进行庄稼、牲畜、家禽或其它各种副业的专业化生产。这与毛泽东对粮食生产的大力强调截然相对。"专业户"逐渐出现了,他们并不耕种田地,而是完全从事非庄稼生产。在专业户与普通农户中间还有"重点户",他们耕种土地,但主要从事非谷物活动,如养鱼和饲养动物等。到1984年10月,这两类农户约达到2,400万户,占总农户数的13%。8

  包干责任制逐渐取代了公社的职能,最后公社全都灭迹了。今天,只剩下很少一些样板公社,作为历史性的里程碑,或作为展览点供外国访问者和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人参观。1984年出现了更重大的调整,单个农户如果得到当地生产单位的同意,可以将责任田转让给另一农户。根据规定,当一家农户遭遇疾病、死亡或其它一些麻烦使其无法耕种自家责任田时便允许转让责任田。1987年,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开放了农户之间土地耕种权的出卖。理论上来说,一家农户获得两、三户或更多户乡邻的责任田耕种权的情形不是不可能的。一些批评者指出,这种可能性是资本主义台头的征兆,但这种情形很少发生。无论如何,土地仍然是公有的,资本主义复辟的机会似乎很少。

  由于农业改革,农业产量和生产力都急剧提高了。1987年,稻麦产量比公社制度时期的产量增长了50%。更重要的是,农民现在每年平均在庄稼上只花60天时间,而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他们一年要在田里劳动250天到300天。空余的时间花到了旨在盈利的副业上。现金收入翻了两番,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参与改革的农户盖起了新的砖房,购置了新的电视和家具,穿着起色彩更鲜艳的新衣服。在四川和其它许多省份,责任田部分占全省总产值的将近六分之一。而尽管责任田的面积小于一英亩,却生产出足够供养每家农户的食物。农民过起有产者一样的生活,不少农户年收入超过了一万元("万元户")。9

  由上可见,公社的解体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而是经历了五年的过程。现在,一种新型的"乡-村-户"农村结构出现了,它担负起以前公社的一些职能,但有明显的分工。乡主要处理政府和行政事务,党委做党务工作,村则履行与每家农户签订责任书之类的职责。颇为常见的是,从前公社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变成了新的经济合作组(村),而从前公社的若干部门则转变成为"乡镇企业",从事制造、加工、运输、农贸和服务业。10

  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1984年获得了创纪录大丰收,产量达4.07亿吨,而前一年则是3.05亿吨。人均粮食产量也超过了1957年取得的302公斤高产,甚至还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峰。庄稼和牲畜总产量在1978年到1984年间增长了49%。11

  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百万吨)

   1952年 1957年 1965年 1978年 1980年 1984年 1987年 粮食 163.42 195.05 194.53 304.77 320.56 407.31 402.41 棉花 1.30 1.64 2.09 2.16 2.07 3.25 4.19 油料作物 4.19 4.19 3.62 5.21 7.69 11.91 15.25 甘蔗 7.11 10.39 13.39 21.11 22.80 39.51 46.85   资料来源:Xue Muqiao(ed.),Almanac of China's Economy,1985/86(Hong Kong,1986),P.19;国家统计局数据,1988年2月23日,Beijing Review, March 7-13,1988.

  农业产出方面的巨大进展,使中国从一个粮食净进口国变成谷物、大豆和原棉的出口国。1980-1984年间,中国在农产品上获得了40亿美元的外贸顺差,这是三十五年来的最大收获。12农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元。成功的原因不仅有农民的勤劳和计划周全,而且还有政府提高了对农产品的收购价(从1978年到1983年间提高了50%),以及牲、渔、林等副业带来的收入。国家农业投资的减少显著地成功,从1978-79年度到1981-82年度减少了50%。然而,人民银行提供的贷款和农机、拖拉机和建房方面私人投资大大增加了,1982年总额达到了人民币157亿元,1983年达到了214亿元,这些弥补了国家投资的减少。13

  公社解散后,大家越来越忽视以前由公社保养的大型项目,如机械化灌溉体系和利用重型拖拉机平整土地等。社会服务、卫生保健和基础教育也受到了影响。此外,国家背上了新的重负,因为它为农产品支付了较高的价格,但由于担心通货膨胀和公众愤慨,又不能提高商品价格。国家谷物和食油的补贴从1974年的40亿元增加到了1983年的200亿元。14

  另外还有其它一些农业问题。首先,艰苦奋斗和物质刺激是有限度的;过了这个限度,就达到了饱和状态,勤劳的程度或意志力的大小对产量的高低就没有什么影响了。要提高生产力,就需要政府对农业加大投资,但政府的财政很紧,农业投资的预算额度实际上降低了,从1978年占国家开支的13.3%下降到1983年的6.8%,1985年的5.6%。第二,集体化的衰落导致了灌溉系统年久失修,机械化减少,以及更多地使用劣质化肥。耕作单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弱。第三,粮食的低价格导致了种田相对于其它生产活动的低收效。1985年,在相对富裕的江苏省丰县,一个农民一年挣650元,而一个经营饲养业的人一年收入有2,375元,工厂工人的年收入达4,199元,建筑工人4,033元,运输工人4,762元。平均来说,非农业工人比种田人多挣4.1倍。15没什么奇怪,一些粮食生产者转到其它行业以求贴补,或把农活变成纯粹的副业活动。第四,由于国家征用土地用于工业发展,农村建造新的住房,以及发展木材、牲畜和渔业占用土地,农田不断减少。仅1985年流失的农田就高达1,500万亩(250万英亩)。第五,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持续存在,如高文盲率,缺乏农业技术员(每四千农户只有一人),以及定期的洪、涝、火灾等。

  更加深刻的挑战是正在出现的人口爆炸,它将消耗掉大部分(即使并不是全部)增加的工农业产品,从而抵销掉改革的成效。为了使人口增长不至失控,政府推出了"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对遵守规定的夫妇给与物质奖励(如保证职业、晋级、在住房和学校分配方面给与优惠等),对不遵守规定的夫妇予以惩罚(降级、罚款、停发口粮等)。这项政策在1982年大张旗鼓地付诸实施,并在城市地区取得了成功,但在农村地区成效就不那么大。农民仍然想生男孩,以便日后家里有帮手和传宗接代的人。为了再有一次机会生男孩,他们经常虐杀女婴。再往后,农村经济的繁荣使许多农民藐视政府的禁令,情愿交罚款而故意生第二胎或第三胎以求得子。在今天的中国,独生家庭的孩子往往备受父母和祖父母的娇惯,以致变得像"小皇帝"。这些孩子通常是家庭疼爱、关心和各种活动的中心,这些孩子越来越被宠得沾染上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格格不入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追踪这新一代共产主义孩童发展和成熟的情形将是饶有趣味的。

  虽然有各种各样问题,1986年的粮食产量还是达到了3.9亿吨,比1985年增加了一千万吨;1986年的农村人均收入达到425元人民币,比前一年增长了7%。1987年,粮食产量继续上升到4.0241亿吨,增长了2.8%。16

  总之,五年的农业改革释放了农业部门隐藏的巨大的潜能,这鼓励了政府着手在城市地区开展工业改革。在这里,问题将复杂得多。

  3.工业改革

  1952-1983年间,中国的工业增长相当可观,平均年增长率为9.8%。17但是,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不合理做法"遏制了效率、生产力和工作动力。毛泽东在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工业结构是模仿苏联的制度,最大的特征是中央计划和强调发展重工业。国家作为所有人、经营者和雇主,计划并指导所有的公有企业并为之提供资金。国家也提供土地、厂房、设备、基本材料、启动资金、管理人员和整个生产过程所需的其它一切。它也确定产品的价格而不管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完全不承认"价值规律"或供需原则。国营企业被要求向中央政府上缴它们全部的利润和折旧资金。

  在这样的制度下,企业不管它们的业绩如何都得到国家的支持,职工不管他们工作的质量如何也都得到他们的基本工资。有这样的说法,"每个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每个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种体制在最初能够奏效是由于有革命的动力、爱国主义和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奉献精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或职工的业绩如何显然无所谓了。无论情况怎样,报酬都是一样的:工厂将得到同样的拨款,工人则得到同样的低工资。所谓社会主义保证充分就业的吹嘘,事实上保证了终身职业安全,开除懒惰散漫的工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名厂长如想开除一名工人,将使这名厂长很不光彩,不仅是因为开除工人,还因为人们会说他的领导冷酷无情。同样,处罚经营不力或负债累累的国营企业的事也是罕见或闻所未闻的。1979-80年度,大约25%到30%的国营企业亏损经营。18价格结构更加"不合理"。国家制定所有商品的价格,不管生产成本和质量。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它的销售价格还高,一种低质量产品的价格比高质量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更高。这套体制虽然不合理,中国却习惯地运行了三十年。对它的任何部分进行改革,都将打破计划、管理、生产、销售和价格--系列庞大连锁网络中的平衡。这个过程牵涉了几百万干部,对这个过程的任何阶段作改革,都将影响他们的生活。令人担心的最坏情况是价格失去控制,而引发可怕的通货膨胀。中央政府想避免任何会引起公众愤慨和不安的行动,所以采取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方式,试探每一步的反应,评估它的后果,然后,要么继续下去,要么退回来。

  3.1第一阶段  1978-1984年间工业改革的精神是重新点燃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工人的潜力,"活跃"工业结构,提高生活水平。所采用的方式无非是物质刺激--这是毛泽东统治的革命年代中最受鄙视的价值观。

  1978-1979年间是开始时期。四川和其它一些定点地区搞起了利润提留计划的实验。当实验取得成功后,它们被推广到了全国。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工业责任制,在其中,国营企业与其主管部门签订一份"盈亏包干书",同意将一定额度的利润上缴国家,但提留在这个额度以上的"基本利润"份额。到1980年,大约6,600家国营企业采用这种制度。提留的利润可用于发放奖金、职工福利和作进一步的工业革新。19公开申令多劳多得、工作性质的不同(熟练与不熟练,脑力与体力)决定报酬的不同。工作热情一夜之间恢复了。

  在198l-1982年间,对利润提留制度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允许企业提留超出指标以上的更大额度的利润,也允许部分提留降低损亏带来的预算积余。提留额度在高利润行业平均为10%,低利润行业为30%,其它所有行业为20%。到1982年末,所有工业企业都实行了责任制。按照制度规定,它们要对自己的各种经济决定及由此带来的盈亏负责。厂长可以聘用和辞退职工,决定它们的工资和奖金,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制定价格。但厂长本人也不再是终身任职。他们从1985年1月1日起上任,任期四年,可以连任三次。20

  责任制的一个直接的效应是国家从企业收取的资金大大减少,企业和地方保留的资金则相应增加,这些资金被用于投入不受中央控制或协调的基本建设,到1982年底,地方基建资金投入达到了420亿元人民币。21国家遭受了财政赤字和失去对地方投资控制的双重打击。一窝蜂的建设导致了建筑材料的短缺和价格猛涨。

  1983年6月1日,政府推出了"以税代利"政策。大中型企业要求将其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22此外,将逐步征收三种不同的税收,它们在总利润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如下:(1)生产税,利润的40%;(2)所得税,33%;(3)调节税,即对沿海较发达地区征收的附加税,12%。现在国营企业提留的利润总额达到约15%。此外地方一级还征收其它两类税:对使用土地、道路、建房和城市设施征收的资本使用费和城市建设费.23

  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征收所得税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在以前,工厂作为公共财产,不需要付土地租金,运转资金所付的利息很少或完全不用付利息,国家提供的固定资产投资不需分期偿还或只需稍许偿还。即使许多国营企业经营不力或亏损经营,它们仍保持较高的利润。现在,工业利润成了征税的对象,而所得税则暂时起了调整价格扭曲现象的作用--一种价格改革的替代品。24

  这些新的措施确实带来了工业部门的改善,体现为更高的生活水平、新的商业红利和大兴土木的景象;但却没有什么证据能证实企业的效益有多大改善。中国工业的业绩并不像最初预期的那样变得效率更高。25事实上,在1982年,约30%的企业仍然是赤字经营,亏损达4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家预算收入的4%。在1983-1985年间,约42,000家工业企业被合并或兼并了。26

  经济改革的最显著结果,也许是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私营企业和自由市场的层出不穷。私营企业从1978年的10万家增加到1983年的580万家、1985年的1,700万家,它们中的一些用资本主义的方式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27被看作是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也迈开了大步。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从1980年的18.7%增长到1985年的21.3%。以1985年为例,它给了7,368万人就业机会。28农村自由市场的数目在1985年达到了4万个,城市自由市场总数约有3,000个。城乡自由市场加在一起,在1978年占据了零售总额的6.6%,1979年占9.5%,1980年占10.2%,1981年占11.4%。这些自由市场和私营企业构成了国有企业的汪洋大海中的一座颇具活力的孤岛。29

  城市经济改革所涉及的最敏感问题,是引进了一套符合现实的价格体系,它将最终排除政府对消费品提供补贴的需要。政府小心翼翼地放松了对一些指定商品的价格控制,试图尽可能地减小这个措施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从1979年到1982年间,煤、铁砂、香烟和酒类的价格提高了,而机械和服装的价格则下跌了。1983年,价格调整涉及了10万种商品,总价值达4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化工产品的价格提高20-50%,铁路运输价格提高20%,耐用的轻工消费品如电风扇和彩色电视机等的价格提高了8-17%。民众抱怨涨价,它超出了工资增长和生活费用调整的步伐。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1979年是4%,1980年是6%,1981年是2.4%,1982年是1.9%,30而非官方的估计则认为每年都在15%-20%,甚至更高。1984年10月,当中共宣布将加速进行城市改革计划时,人们为对付涨价,纷纷涌向银行提取存款去购买怀疑是紧缺的商品。中国人经历过1945-1949年间价格飞涨引起的苦难,他们对那种情形再现的任何征兆都怕得要命。

  1979-1984年的城市改革并没有指望建立一种自由的市场体系。它们仅仅是一些七拼八凑的方案,旨在用一些现实的经济想法和市场机制来修补效率低下的旧体制,以图让原本僵化的躯体能有点生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抛开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官僚支配式经济,转而采取"指导性计划"的姿态。到1984年,工业生产中只有30-40%可以被归为中央计划的生产,20%是市场经济,40-50%属于地方计划或指导性计划的生产。

  3.2第二阶段  农业改革的成功和工业部门取得的进展使中共得到了鼓励。1984年10月20日,中共通过了一项新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加速城市改革的步伐。这是一份奇怪的、有意思的文件,因为它不是一份改革的蓝图,而是一项有关乐观意图和给4,400万党员指导原则的声明。这份文件是紧接着一连串好消息之后推出的,因此洋溢着对未来成功的自信。这些好消息有:创纪录的粮食产量(4.07亿吨),前所未有的外汇储备(200亿美元),中国运动员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出乎意料的良好表现(32块金、银,铜牌)。此外,工农业总产值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突破了一万亿元人民币的心理界限.31

  还有一个有利的发展加强了中国新的自信心。这就是与英国进行的关于香港回归的成功谈判。中英两国已经就中国在十九世纪经不平等条约割让或租借给英国的三块领土之前途,进行了两年多的讨论。这三块领土是:(1)根据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的香港岛;(2)根据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的九龙半岛南端部分和石匠岛;(3)1898年租借给英国的新界和235个附近岛屿,它们构成了香港陆地面积的92%;这些租借地的租期为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

  鉴于租借地的租期即将到期,中英两国都期待谈妥一项友善的协定。英国方面希望在1997年以后保留某种行政权力,以确保香港的继续稳定和繁荣。相反,中国方面则坚持完全恢复对所有三块领土的主权。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北京,之后便按照中国方面的愿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84年9月26日,中英达成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协议。根据协议,香港在1997年6月30日以后将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但将在其司法、教育、和(更重要的)经济和财政制度方面保持高度自治,包括其自由的企业体制。32中国保证将在1997年以后的五十年里不干预香港的社会经济制度,从而实际上达成了一种"一国两制"的协议,邓小平也希望有朝一日将"一国两制"运用到台湾。

  1984年10月这项协议的草签和同年12月撒切尔首相与赵紫阳总理正式签订该协议,标志着中国取得了一个划时代性质的胜利。它标志着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最后痕迹的结束。英国首相为了这项协议两次前来中国,而且,英国女王在历史上第一次预定将访问中国,这些使这个胜利显得更令人满意。

  正是在这样一种异常愉悦的气氛中,第二阶段的城市改革发起了。现存的经济究竟有什么问题赵紫阳总理宣称,经济的僵化是因为没有把政府和经济企业当作独立的实体分开,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太严。对商业活动、价值规律与市场因素之间的正当关系的忽视引起了一系列失衡,这些失衡必须予以调整。在分配方面,太强调"平均主义",导致了每个人都吃国家的"大锅饭",没有人想努力工作。企业和工人丧失了主动性和创造性,陷入了普遍的瘫痪状态。这种不适应状态的最恶劣之处是从1957年开始盛行的"左倾"思潮,把任何发展商品经济的努力都斥责为复辟资本主义。赵紫阳承认,需要大胆解放思想,纠正这种僵化的思维:"社会主义的根本职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社会主义要结束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33

  赵紫阳给经济输入活力的方法是放松国家对大中型企业的控制。公有制不一定等于国家的直接控制: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两个不同的功能。赵紫阳感到,在国家支配的框架内,企业应该赋予足够的自主权,在供应、销售、资本利用、聘用和解雇、薪水、工资、奖金,以及制成品价格等方面自己作决定。企业应具有法人地位,自负盈亏。

  我们必须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和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在于所有制不同,在于剥削阶级是否存在,在于劳动人民是否当家作主。34

  赵紫阳认为,逐步放松价格控制是城市经济改革的核心,因为它将使国家能够取消补贴,并让价格根据价值规律和市场供需因素浮动。但涨价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人民的薪水和工资应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经济企业的利润应该来自于更好的管理,而不是靠自己决定涨价来实现,那样只会扭曲市场形势。为了肃清"平均主义"的恶劣影响,赵紫阳重申按劳取酬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被大大歪曲了的平均取酬做法,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主要障碍。

  赵紫阳宣布,把"共同富裕"与"所有人以同样速度获取平等财富"等同起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将导致共同贫穷。某些地区、某些企业和某些人应该允许先富起来,以便给其它地区、企业和个人带来鼓舞作用。但中国将不允许一小部分人通过剥削而把大部分人推向贫困。35

  最后,赵紫阳赞成继续发展私有企业以补充公有制,并赞成将中小型国营企业租赁或承包给私人经营,以丰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这种发展将不会损害社会主义的基础,而应被看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所必须的步骤。

  就在这项决定被通过的同时,经济继续向前迈进。1978年到1986年间,工农业生产总值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国民收入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给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国家预算外基础建设的急剧增长,从1978年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16.7%增长到1984年的57%。到处都可以见到大兴土木的景象。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在1982年为25%,1984年为23.8%,1985年为42.8%。投资水平达到了1958-1960年大跃进以来的最高峰。

  然而,这样的发展速度显然不能持续,它引起了建筑材料的短缺、浪费、混乱和价格飞涨。由于有如此高额的资本投入,工业增长自然很快,1984年增长率为14%,1985年为18%;但1986年费尽力气才保住了9.2%的增长率。1987年,增长率再次上升到16.5%,工业总产值几乎达到了14,000亿元人民币。36

  过热的经济对国家的长远利益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以下是最明显的影响:

  1.1978-1985年间国家预算赤字高达一千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过分的投资和大量的补贴。

  2.1985年和1986年的贸易逆差达280亿美元。

  3.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1985年为12.5%,1986年为7%,1987年为8%,而非官方数字则估计每年为15-20%。

  4.经济犯罪和腐败横行,尤其是发生在高级干部的子女和亲戚中间,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大搞徇私舞弊和其它违规交易。

  5.1986年耐用消费品发展太快,如洗衣机(900万台)、电风扇 (3,300万台)、电冰箱(285万台)等。

  6.基本能源供应增长缓慢(1986年增长率为2.9%),无法支持迅速增长的工业发展(9.2%)需求,引起了能源紧张,迫使许多任务厂一周只开工四天。

  7.乡村工业发展迅速,1985年达到82万家,总产值达1,375亿元人民币,占工业总产值的重5.7%。但农村工业产品的质量往往很低。

  8.由于工业用地的增加、新建住房和每年1,400万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以每年2,000万亩或329万英亩的规模流失。37

  面对迅速工业化的严重问题,保守派领导人在经济改革的方向、速度和规模等问题上与实干派发生了冲突,他们批评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人生活中外来"精神污染"的根源。这场冲突导致了1986年1月的紧缩政策,它强调四个重要概念:(1)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充实改革基础,(2)消化由必需的价格改革和工资调整引起的变化,根据各个单位的财政和实际能力处理改革的问题,(3)补充和修正改革中的不完善和不健康的环节以加强协调,(4)完善微观经济控制,达到供需之间的更好平衡。

  主要工业的产量

   1952年 1957年 1965年 1978年 1981年 1984年 1987年 煤(亿吨) 0.66 1.31 2.36 6.18 6.22 7.89 9.20 原油(百万吨) 0.14 1.46 11.31 104.05 101.22 114.61 134.00 天然气(亿立方米) 0.08 0.7 11.00 137.30 127.40 124.30 140.15 电力(十亿千瓦) 7.3 19.3 67.6 256.6 309.3 377.0 496.0 钢材制品(百万吨) 1.06 4.15 8.81 22.08 26.70 33.72 43.91 钢(百万吨) 1.35 5.35 12.23 31.78 35.60 43.47 56.02 生铁(百万吨) 1.93 5.94 10.77 34.79 34.17 40.01 54.33 资料来源:《年鉴》,第26页;国家统计局,1988年2月23 日,Beijing Review,March 7-13,1988;,《每月统计简报》,中国,1988年3月。

  但是,紧缩政策无法阻止经济发展的惯性。1987年,农业产值比上年的4,447亿元人民币又增长了4.7%,工业产值比上年的13,78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6.5%--都创了历史纪录。但发展是不平均的,能源和交通继续滞后,煤产量只增长了2.9%,原油增长2.6%。能源的瓶颈将制约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并阻止其平衡发展。继续增长的总趋势还保持着,虽然有些杂乱无章。

  4.对外开放政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十年(1949--1959年)中,中国只与苏联及其东欧卫星国保持外交和贸易关系。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任何商务往来。1960年中苏分裂以后,中国完全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同时面临着美苏两个潜在敌人。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才开始有一些有限的贸易关系。1972年,中美贸易额只有9,200万美元,但1978年猛增至11.89亿美元,1981年达到54.78亿美元,1986年增至80亿美元,1988年135亿美元,接近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38

  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是由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采取的对外开放新政策。它与毛泽东的闭关自守政策背道而驰,闭关政策在1958-1978年间执行了二十年。邓小平和他的实干派追随者认识到,中国不能在孤立中发展,它必须引进国外的科学、技术、资本和管理技术以成功地实现现代化。

  日本、香港、美国和西德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1983年,日本的对华贸易份额达97.64亿美元,香港达83.41亿美元;美国44.25亿美元;西德17.43亿美元。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大大变化了。最初,中国方面始终大量进口原材料,如农产品(主要是谷物)、合成纤维、木材、化学品。但后来,当中国的农业生产能够自给自足时,进口的重点转向了工业机械、制成品、技术、办公室设备、商用飞机和服务设施。

  由于地理的接近和某种程度上文化的相通,日本与中国具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使日本人能够比其它外商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中国的直接需要。日本在世界市场上的技术和财政成就,使它能够提供让利性的贷款、信贷和一般特惠制下的特惠关税。香港也在中国对世界贸易开放的过程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充当了中国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联接点。美国和西德不具备这些优势,但中国人传统上对美国和德国制造的飞机、机械和科技产品非常崇拜。

  外贸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积累足够的外汇以增加现代化所需的资金。为了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中国人使产品多样化,提高质量水平,让人民币贬值,并急切地学习国际商务实践。在购买时,他们严格依据三项标准:好价格、好质量和优惠的付款方式。他们想获取最先进的技术,但他们也接受一些价格便宜的、不太尖端的工厂,如在1982年经济衰退时期在美国购买了一家老式的钢铁厂、一条半自动生产线和一家纺织厂。39

  通过严格控制外汇、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中国稳步地积累起了一笔外汇储备。当中国遇到西方针对它纺织品的保护主义时,它在中东、拉美、东欧和苏联打开了新的市场,虽然在这些地区的贸易额仍然有限。1981年初,中国突破了从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的界线。到1983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排在拥有182亿美元的英国之前。一部分外汇收入用于建设长期忽视的能源、交通、通讯和轻工业领域的国内基础项目。40

  中国外贸体制的一个持续的困难是它的国内价格体系不合理。中国的国内价格与世界价格脱轨。虽然出口原材料和进口制成品对中国来说是可以盈利的,但按照2.8元人民币比1美元的官方兑换率,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就相当亏本了。1981年前,中国的出口普遍亏本而进口赚钱--这是人民币定价过高的确凿讯号,它迫使政府需要对出口进行补贴。为了抵销这些价格扭曲,中国在1984年把货币贬值为3.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但这又造成了对许多进口提高补贴,再一次产生了亏损。41

  外贸盈利的一个不期而然的来源,是通过北朝鲜和埃及向中东国家出售军火,这项出口从1980年的几乎零增长到1983年的15亿美元,1987年的50亿美元。这些武器中最著名的有卖给伊朗的蚕式短程导弹,卖给沙特阿拉伯的CSS-2中程导弹(2,000英里)。另外还向伊拉克、约旦、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出售武器。42旅游提供了另一个收入来源,在1987年达到18.4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了20.3%.43

  除了1981-1983年间的紧缩政策期间资本货物进口下降以外,中国的对外贸易每年都在增长,进口年增长率达20%,出口年增长率达10-15%。44

  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和投资,中国采取了一些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以下是一些比较显著的步骤:

  1.1979年在深圳、珠海(靠近广州的珠江三角洲对岸)、汕头 (广东省北部沿海)和厦门(福建南部沿海)开放了四个"经济特区"(享受优惠待遇)。这些特区与台湾的"出口加工区"不同,而是一些改造中国经济的"实验室"。45

  2.1984年将沿海十四个地方和海南岛向外国投资开放,在税收和进口开税方面给与优惠条件。

  3.在国际会议上为一些需要外国咨询、资本、设备、管理和市场的项目做广告。

  4.允许地方当局可不经中央政府同意即洽谈外国投资事宜,这导致了外国供应的进口骤增--钢铁、有色金属、木材和塑胶等,外汇储备大量外流。

  5.通过了有关税收、债务、专利保护和外国商标等事务的法律和规章。

  6.厘定了仲裁程序、劳动力补偿、外国利润返还等事项。46

  中国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的成功是很有限的。到1983年底,只有188家"股份制"和1,047家"合同制"中外合资企业,契约资金66亿美元,但实际投入仅23亿美元。最大的三家中美合资企业是长城饭店(1,100万美元)、建国饭店(1,100万美元)和美国通用北京吉普公司(1,600万美元)。大西洋瑞奇菲尔德公司在海南岛附近参与了油田的勘探和开采,耗资2.5亿到3亿美元。47

  外国人发现中国的环境不太有利于投资。继续不断的谈判和官僚式的拖沓耗尽了人的耐性,商务和居住条件也达不到标准。许多外国公司不得不将办公室设到旅馆,向中国的服务业支付高额的租金和费用。当然,他们的中方雇员只得到国外工资的一个零头,利润的大部分都落入了政府的商务部门。许多外国公司因生意受挫和看不到赚钱的希望而撤离中国。

  4.1中日贸易  作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日本是现代化工厂设备以及财政和技术援助的最大提供者。此外,日本为中国的石油和其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市场。两国的需求互补。中国方面采取这样的策略:日本能卖给中国的货物必须与它能从中国买的货物相协调。这样,中国成功地保持了较小的贸易逆差。日本帮助中国发展出口,以赚取购买日本货物所需的外汇,也向中国提供让利性低息贷款。1983年,中日贸易达到了100亿美元,其中49亿是日本的对华出口,51亿是中国的对日出口。这种双边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2%,占日本外贸总额的3%。481983年,中国最大宗的出口是原油(占出口总额的40.9%)--占日本石油进口总额的5.2%--和煤,占日本煤进口总额的4.4%。中国其它的出口包括轻工制品、农产品、肉、鱼、贝类生物、古董、艺术品和烟花。

  日本向中国的出口主要是金属和金属制品(铁和钢),它们在1983年占日本出口总额的49.6%;重型机械和机械仪器,占28.5%;化学制品,占11%;纺织品,占5.8%。

  日本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1)地理位置的接近,降低了运输费用--东京到上海比到旧金山近五千英里;(2)文化的相似,使日本人能够获得对中国人的心理和口味的较深理解,使自己的产品更适合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并依靠丰厚的推销礼物和免费赴日本旅游来有效地游说中国的官员;(3)日本的商人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和销售培训,而日本政府则在最惠国待遇之外,根据提供一般特惠制提供优惠的关税率;(4)东京提供让利性的日元贷款和信贷,利息很低,很有吸引力。1979-1983年间对华贷款为3,000亿日元(15亿美元),利息3.5%;1984年的贷款额为4,700亿日元(21亿美元),利息3.5%。这些贷款为中国的铁路、港口、电话设备和水电站等重点发展项目提供了资金;(5)在1978年到1982年间,日元对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下跌了,这使日本产品在价格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1982年以后,日元对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上升,但有吸引力的让利财政协议仍然给了日本产品很大的好处;(6)帮助中国开发资源以获取购买日货所需外汇的基本政策。49

  但是,尽管有这些优势,日本并没能取得绝对的成功。中国人经常抱怨日本产品"质量较次"甚至很差,与最初的订单不相符合,也不满日本人刻薄的做生意手段:只是"示范"商品,不传真正的"技术"。

  1979-92年的中日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中国的贸易平衡 1979年 2,954 3,698 -744 1980年 4,323 5,078 -755 1981年 5,291 5,097 +194 1982年 5,352 3,510 +1,842 1983年 5,087 4,912 +175 1984年 5,155 8,057 -2,902 1985年 6.091 15,178 -9,087 1986年 5,079 12,461 -7,384 1987年 6,392 10,087 -3,695 1988年 8,046 11,062 -3,016 1989年 8,395 10,534 -2,139 1990年 9,210 7,656 +1,554 1991年 10,265 10,079 +186 1992年 17,000(估计) 12,000(估计) +5,000(估计)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1992(Washington,D.C.)

  中日向日本出口商品分类统计表,1980-83年(单位:千美元)

  货类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3年份额(%) 动物制品 297,108 316,311 272,910 262,467 5.2 鱼和贝类 181,979 188,042 138,042 131,314 2.6 蔬菜制品 321,623 407,377 377,977 484,236 9.5 矿产品 2,514,233 3,060,980 3,212,072 2,926,877 57.5 煤 116,519 188,676 212,536 212,958 4.2   原油 1,949,172 2,332,960 2,340,918 2,080,959 40.9 纺织品 682,967 691,504 722,582 806,577 15.9   丝绸 171,611 116,587 153,262 158,487 3.1   棉纺织品 92,180 115,865 118,248 140,121 2.8   服装 230,704 242,748 263,896 270,895 5.3 其它 507,443 815,628 766,876 607,200 11.9 总计 4,323,374 5,291,800 5,352,417 5,087,356 100.0日本向中国出口商品分类统计表,1980-83年 (单位:千美元)

  货类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3年份额(%) 化学产品 575,416 559,599 512,139 539,674 11.0 化肥 244,476 213,120 84,712 17,509 0.4 金属及制品 1,686,655 1,255,421 1,355,788 2,434,133 49.6 铁和铜及制品 1,618,233 1,197,407 1,292,616 2,253,334 45.9 机械和机械仪器 2,154,309 2,440,450 1,007,491 1,399,656 28.5 普通机械 1,164,226 1,440,696 399,967 545,107 11.1 电机 422,428 554,861 203,868 264,502 5.4 运输机械 426,746 225,294 309,836 320,580 6.5 光学和精密仪器 140,909 219,599 163,820 269,466 5.5 纺织品 403,900 599,233 368,220 286,567 5.8 手工织品 156,127 201,815 115,869 81,997 1.7 其它 258,055 242,486 197,817 252,304 5.2 总出口 5,078,335 5,097,189 3,510,825 4,912,334 100.0 资料来源:U.S.Congress,China's Economy Looks Toward the Year 2000 (Washington,D.C.1986),II,460-63.

  中美贸易  美国人没有日本人那样的优势,但他们在中国人中间拥有巨大的好感。中国人喜欢美国制造的飞机、计算机、电子产品、电讯设备和石油钻探工具,这些产品以质量优异和经久耐用而享誉全球。美国进口大量的中国纺织品、服装、石油产品、各类手工工具、家用器具、药剂、家具、古董和艺术品。1981年,中美贸易跃居55亿美元的顶峰,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及美国外贸总额的3%。在1972年到1983年之间,中国对美贸易始终保持着逆差,累计赤字77亿美元。50

  随着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需要新的工艺水平,也需要化肥、化学品和木材制品。中国的三十万家国营工业企业可以采纳美国人在工艺改进、管理技术和基础发展方面的建议。在服务行业也存在巨大的潜力,美国还能够在植树、杀虫剂、水土保养、食物储备、采煤、货物装卸、出生率控制、集成电路方面--以及所有的发展活动方面--提供建议和指导。可能性是无限的。51

  中美双方肯定都感到贸易中存在不愉快和挫折。美国人不满的是谈判中似乎没完没了的拖延,缺乏双边投资协议,很难从中国获取返还资金。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采取的保护主义和限制美国高科技出口的做法让中国人不高兴。作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中国受美国进出口银行一些规定的限制,如不得获得超出五千万美元的借贷。而且,中国还不享受一般特惠制的免税待遇。此外,美国关于商品"产地国"的原则,使中国感到受到歧视,美国对在华投资的拘谨态度也令中国方面失望。如果撇开不愉快,中美贸易有望在未来继续增长,达到新的高峰。

  1972-92年的中美贸易(单位:百万美元)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中国的出超或入超 1972年 32 60 -28 1973年 61 741 -680 1974年 112 819 -707 1975年 156 304 -148 1976年 202 135 +67 1977年 203 171 +32 1978年 324 865 -541 1979年 594 1,724 -1,130 1980年 1,059 3,755 -2,696 1981年 1,875 3,603 -1,728 1982年 2,275 2,912 -637 1983年 2,244 2,173 +71 1984年 3,065 3,004 +61 1985年 3,865 3,856 +6 1986年 4,771 3,106 +1,665 1987年 6,293 3,497 +2,796 1988年 8,511 5,021 +3,490 1989年 11,990 5,755 +6,235 1990年 15,237 4,806 +10,431 1991年 18,969 6,278 +12,691 1992年 25,728 7,418 +18,309 1993年 31,530 8,760 +22,770 资料来源:1972-82年的数据出自China's Economy Looks Toward the Year2000 (Washington,D.C.,1986),Vol.2,329-30.1983-92年的数据出自U.S.Foreign Trade Highlights,U.S.Department of 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1989 and June 1993.

  中国向美国的主要出口(单位:百万美元,交货价)

   1983年 1984年上半年 货类 价值 份额(%) 价值 份额(%) 总额 2,244 100.0 1,482 100.0 制造品 1,026 45.7 689 46.5 服装和小饰件 774 34.5 499 33.7 柳条编织品和篮筐 58 2.6 35 2.4 鞋类 34 1.5 24 1.6 燃料 430 19.2 263 17.7 汽油 309 13.8 149 10.1 原油 79 3.5 62 4.2 半成品 390 17.4 272 18.4 纺纱布 241 10.7 184 化学品及相关制品 131 5.8 79 5.3 烟花 29 1.3 19 1.3 药剂 25 1.1 13 0.9 食品 112 5.0 78 5.3 罐装蔬菜 34 1.5 30 2.0 茶叶 10 0.4 8 0.5 原材料 97 4.3 55 3.7 钡硫酸盐和碳酸盐 26 1.2 14 0.9 羽绒和羽毛 8 0.3 6 0.4 机械、运输设备 42 1.9 29 2.0 杂货 10 0.5 12 0.8 饮料和烟草 4 0.2 2 0.1 啤酒 2 0.1 1 0.1 动物脂肪/植物油 2 0.1 2 0.1

  美国的主要进口

  (单位:百万美元,交货价)

  1983年    1984年上半年

  货额      价值  份额(%) 价值  份额(%)

  总额      2173  100.0    1162   100.0

  机械和运输设备   586   27.0    284   24.4

  飞机和部件    235   10.8    49   4.2

  建筑和采矿设备  52   2.4     45   3.9

  办公设备     52   2.4     34   2.9

  食品        541   24.9    284   24.4

  谷物       536   24.7    283   24.4

  化学品       354   16.3    265   22.8

  化肥       468   7.7     119   10.2

  塑料       92   4.2     73   6.3

  原材料       300   13.8    173   14.9

  松木       228   10.5    129   11.1

  制成品       220   10. 1    61   5.2

  铝制品      87   4.0     3   0.3

  纸张       41   1.9     22   1.9

  杂货        172   7.9     94    8.1

  电子仪表、遥控器 92   4.2     46   4.0

  资料来源:U.S. Congress, China's Economy Looks Toward the Year 2000 (Washington, D.C., 1986), II, 336-40.

  5.未来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的经济和技术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农村地区不断繁荣,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生活越来越丰富、开放、宽松,与外国的贸易和科学往来飞速发展。外国观察家把邓小平的成功领导与法国的科尔伯(Colbert)、普鲁士的弗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和日本明治初年的领导人相提并论。52其它一些人乐观地预言,如果不发生诸如中苏战争爆发那样的大祸,或者像文化大革命那种规模的大动乱,那么,以年均增长率8%的速度增长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将在2000年以前超过意大利和英国,到2020年时将超过西德和法国。53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预言是有道理的。在进入改革十年以后,中国的经济指数继续飘升,没有表现出任何放慢的迹象。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前面提到的几种大灾祸。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已经暗暗地出现了,这些因素从统计数据是看不出来的,从长期来看,它们将显得极其有害。最重要的因素有:(1)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和对执政党领导地位的信任不断被侵蚀;(2)党政部门腐败横行,它将可能导致公共道德的崩溃;(3)急剧的通货膨胀将尾随价格失控而来,引起大众的不满。

  随着改革开放的十年临近尾声,出现了一些不祥的征兆:意识形态混乱,经济失衡,社会不安定,道德沦丧。领导集团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1984年9月26日。

  2.Bannister, Judith. China's Changing Population (Stanford, 1987).

  3.Bums, John P.. Policy Conflicts in Post-Mao China (Armdnk. N.Y.. 1986).

  4.Bamett, A. Doak, and Ralph N. Clough (eds.). Modernizing China: Post-MaoReform and Development (Boulder. 1985).

  5.赵紫阳:"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3月27日在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x85獭\xA3

  6.Chen, Nai-Ruenn, and Jeffrey Lee. China's Economy and Foreign Trade{Washington. D.C, 1984), Dept. of Commerce report.

  7.China: Economic Policy and Performance in 1987 (Washington, D.C, 1988). A report by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presented to the Subcommittee onNational Security Economics of the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U.S. Congress.

  8.China: Umg-Te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Options (Washington, D.C, 1985).The World Bank report.

  9."China and India: Two Billion People Discover the Joys of the Market," TheEconomist, Dec. 21, 1985. 65-70.

  10.China's Economy Looks Toward the Year 2000,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U.S.Congress (Washington. D. C. 1986). 2 vols.

  11. Ching, Frank, Hong Kong and China: For Belter or for Worse (New York,1985).

  12.Chiu. Hungdah, Y. C. Jao, and Yuan-1 i Wu (eds.).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Toward1997 and Beyond (New York. 1987).

  13.Chow, Gregory C, The Chinese Economy (Hong Kong, 1986).

  14.Cremer, R. (ed.). Macau. City of Commerce and Culture {Hong Kong. 1987).

  15. Croll. Elisabeth, The Family Rice Bowl (Geneva and London, 1983).

  16.Goodman. David S. G.,Dens 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 PoliticalBiography (New York, 1995).

  17.Griffin, Keith (ed.),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Hong Kong, 1986).

  18.Hinton, William, Shenfan: The Continuing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 (New York, 1984).

  19.Ho, Samuel R S,, and Ralph W. Huenemann, China's Open Door Policy: The Quest for Foreign Technology and Capital (Vancouver, 1984).

  20.Ikels,Charlotte, The Return of the God of Wealth: The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in Urban China (Stanford, 1996).

  21.Ishikawa, Shigeru, "Sino-Japanese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109:1-21 (March 1987).

  22.Jao,Y. C., and C. K. Leung (eds.),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1986).

  23.Joffe, Ellis, The Chinese Army After Mao (Cambridge, Mass., 1987).

  24.Kelley, Ian, Hong Kong: A Political-Geographic Analysis (Honolulu, 1986).

  25.Kirby, Richard J. R.,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1949-2000 A.D. (New York, 1985).

  26.Lardy, Nicholas R., Agriculture in China f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1983).

  27.Lee, Ching Hua (Patrick), Deng Xiaoping: The Marxist Road to the Forbidden City(m5).

  28.Leeming, Frank, Rural China Today (New York, 1985),

  29.Madsen, Richard,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Berkeley, 1986).

  30.Mathur, Ike, and Chen Jai-sheng, Strategies for Joint Ventur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 1987).

  31.Naughton, Barry,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 J993 (Cambridge, 1995).

  32.Parish, William L. (ed,), Chinese Rural Development: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Armonk,N.Y.,1985).

  33.Perkins, Dwight,and Shahid Yusuf,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altimore, 1984).

  34.Perkins, Dwight H., China: Asia's Next Economic Giant (Seattle, 1986).

  35.Perry, Elizabeth J., and Christine Wong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Cambridge, Mass., 1985).

  36.Rabushka, Alvin,Forecasting Political Events: Future of Hong Kong (New Haven, 19S6).

  37.Saith, AshwMii (ed.), The Re-emergence of the Chinese Peasantry: Aspects of Rural Decollectivisation (London, 1987),

  38.Shaw,Yu-ming (ed.), Mainland China: Politics, Economics, and Reform (Boulder, 1985).

  39.Starr, John B. (ed.),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New York, 1984),

  40.Stavis, Benedict, The Politics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China (Ithaca, N.Y., 1978).

  41.Stephan, John I., and V. P. Chichkanov (eds.), Soviet-American Horizons on the Pacific (Honolulu, 1986).

  42.Tam, On Kit,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Socialist Mechanization Scheme (Dover, N.R,1985).

  43.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北京,1985年)。

  44.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60 Years On: Transition towards a New Era, four articles, The Chinese Quarterly, 112:541-630 (Dec. 1987).

  45.Tsao,James T. H.,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id Foreign Trade (Lexington, Mass., 1987).

  46.Tsou, Ta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 1986).

  47.Wesley-Smith, Peter, Unequal Treaty, 1898-1997: China, Great Britain, and Hong Kong's New Territories (New York, 1984).

  48.Wik, Philip, How to Do Business with the Peopled Republic of China (Englewood Cliffs, N. J., 1984).

  49.Youngson, A. J. (ed.), China and Hong Kong: An Economic Nexus (New York, 19B5).

  50.Zweig, David, "Prosperity and Conflict in Post-Mao Rural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05:1-18 (March 1986).

  【注释:】

  1 Teng Hsiao-p'ing,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85),35-40,49-52,58-59,70-73.

  2 同上注,61。

  3 同上注,62。

  4 同上注,53。

  5 China:Long-Te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Options (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985).世界银行相信,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是可能的,如果中国 (1)以其国民收入30%的比例有效投资建设其内部结构,(2)在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上作适当的改善, (3)将其人口控制在2000年不超过12亿。

  6 Nicholas R.Lardy, "Overview, Agriculture Reform and the Rural Economy," China's Economy Looks Toward the Year 2000,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D.C.,1986),Vol.I,The Four Modernizations,325,331.

  7 Frederick W. Crook,"The Reform of Commune System and the Rise of the Township-Collective-Household System," China's Economy Looks Toward Ihe Year 2000, Vol.I.362-362.

  8 Crook,370.

  9 Los Angeles Times,Nov.25,1987.

  10 Crook,364-65,368-69.

  11 Frederick M.Suris,"China'S Agriculture in the Eighties," China's Economy Looks Toward the Year 2000,Vol.I,338.

  12 Lardy,327.

  13 同上注,328-330。政府收购价在1979年提高了22.1%,1980年提高了7.1%,1981年提高了5.9%,1982年提高了2.2%。参见Nai-Ruenn Chen and Jeffrey Lee,China's Economy and Foreign Trade,1981-85(U.S.Dept.of Commerce,1984),6.

  14 Lardy,333.

  15 上海《经济学周报》,1986年7月20日。关于食品问题的文章。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987年社会经济发展统计》,1988年2月23日公布。刊登在Beijing Review,March 7-13,1988。

  17 Robert Michael Field,"China,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Industry;" in China's Economic Toward the Year 2000,Selected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D.C.,1986),Vol.I,The Four Modernizations,505.(下作China's Economy).

  18 Nai-Ruenn Chen and Jeffrey Lee,China'S Economy and Foreign Trade,1981-85,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Washington,D.C.,1984),13.(下作Chen and Lee).

  19 Barry Naughton,"Finance and Planning Reforms in Industry," China's Economy, I,608.

  20 Christine Wong, "The Second Phase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Current History, September 1985,261,278.

  21 Chen and Lee,13.

  22 Field,532.

  23 Naughton,612.

  24 同上注,611。

  25 同上注,608-9。

  26 Chen and Lee.14.

  27 Sung Ting-ming,"Review of Eight Years of Reform," Beijing Review, Dec.22,1986,15.

  28 Tung-hsia Li,"Tertiary Industry Takes Off in China," Beijing Review,Feb.9,1987,18-19.

  29 Chen and Lee,15.

  30 同上注,8。

  31 趟紫阳:"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3月27日在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2 关于这项协议的详细内容,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1984年9月26日。需要提一下,葡萄牙也在1986年10月与中国达成了1999年12月20日归还澳门的协议。

  33《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香港,1984年),第4-6、17页。

  34 同上注,第9-10页。

  35 同上注,第17-18页。

  36 Chu-yüan Cheng,"China's Economy at the Crossroads," Current History,Sept.1987,272;国家统计局,北京,1988年2月23日。 Beijing Review,March 7-13,1988.

  37 Chu-yüan Cheng,272-73.

  38 美国的统计数据与中国的统计数据不一致,因为美国采用"产地国"方法作计算,而中国采用海关数据,它经常包括了保险费和运费。1987年中国统计的中关贸易额将近85亿美元,而美国的数据为105亿美元。

  39 Helen Louise Noyes,"United States-China Trade," China's Economy,II,343.

  40 John L.Davie,"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China's Economy Looks Toward the Year 2000,II,311-12,323.

  41 同上注,319。

  42 Los Angeles Times, May 4,1988.

  43 国家统计局,北京,1988年2月23日。

  44 Davie,318.

  45 Victor C.Falkenheim,"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China's Economy ,II,348-50;Y.C.Jao and C.K.Leung(eds.),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Polici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Hong Kong,1986).

  46 Noyes,340.

  47 Davie,324-25;Noyes,341.

  48 Dick K.Nanto and Hong Nack Kim,"Sino-Japanese Economic Relations," China's Economy,II,454,466.

  49 同上注,465-66。

  50 Noyes,335-37.

  51 Davie,324;Noyes,342,344.

  52 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from 1500 to 2000(New York,1987),448.

  53 同上注,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