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四个现代化
如果中国存在某种全民共识的话,那便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抱负--即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的现代化。这项公开宣称的目标是到2000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先进的现代国家。四个现代化被写进了党章(1977年8月18日的第十一次全国党代会)和国家宪法(1978年3月5日的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样,这项规划就不会受领导人更替的影响。
1.十年规划
在1978年2月的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华国锋主席宣布了一项1976-1985年现代化十年规划;由于已经过去了两年,它实际上是一个八年规划。它详细地规划了应该在四个部门实现的重大目标。
1.1工业部门 工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将等于或超过此前二十八年的投资总额,据统计是4,000亿美元,年工业增长率设定为10%。华国锋提出要完成一百二十个大型项目,包括十大钢铁基地、六大油田、三十个大电站、八大煤炭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七条铁路新干线和五个重点港口。政府希望,到本世纪末,中国主要部门的工业产量将"接近、达到或超过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量"。1
1.2钢铁 1952年的钢产量(155万吨)已经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点,1960年增长到1,867万吨。大跃进降低了钢产量,1961年仅800万吨,文化大革命进一步抑制了钢铁生产。一直到1970年,钢铁生产才得到恢复,1973年达到了2,550万吨。然而,在四人帮掌权时期,产量再度下降--1976年仅生产了2,100万吨。总之,在1960-1976年间,只取得了很小的进展。
十年规划号召到1985年钢产量增长到6,000万吨,1999年增长到1.8亿吨。为取得这样巨大的增长,计划与德国公司合作,耗资140亿美元,在冀东(河北省东部)建立一个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的大型钢铁基地;另外计划与日本公司合作,投入启动资金20亿美元,在上海郊区的宝山兴建一个60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基地。还将在其它一些地方兴建一些较大规模的钢铁厂,并对现有的钢铁厂进行更新。
1.3石油 1957年以前,中国的石油生产微不足道(每年生产146万吨原油)。六十年代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东北发现并建成了大庆油田,在山东建成了胜利油田,在天津港区兴建了大港油田。1960年到1965年间,原油产量翻了一倍,1969年又翻了一倍。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了1.04亿吨。十年规划号召要建设十个新的油气田,耗资600亿美元。2
1.4煤炭 中国能源供应的70%靠煤炭,但大部分煤矿规模都很小,设备很简陋。十年规划提出建设八个新煤田,同时对现有煤矿进行更新,以期使煤产量翻一番,达到每年9亿吨。这意味着平均年增长率将达到7.2%左右,而1970-1977年间的年增长率是6.3%。
1.5电力 令人惊讶的是,电力生产是现代化规划中最薄弱的环节。1978年的总发电量为2,566亿千瓦小时,使中国位于世界电力生产国家的第九位,但人均耗电量却仍远远低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十年规划提出兴建三十个大电站,其中二十个为水电站。最大的项目有位于湖北宜昌附近长江上的葛洲坝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70万千瓦,以及青海省西宁附近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重60万千瓦。这三十个新的电站将使年发电量提高600万到800万千瓦--这远远低于维持10%的年均工业增产率所必需的13%-14%增长率,更不用说增加个人的耗电量了。
1.6农业部门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然而,自1949年以来,农业所获得的投资始终少于工业和国防。农村集体化和人民公社没有提高多少农业产量。1963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只不过是一场宣传伎俩而已,而文化大革命则把农业推到了崩溃边缘。1977年8月8日,《人民日报》坦白地宣称:"只要出现自然灾害,就会发生巨大减产;小灾害则小减产;即使气候良好时也没有多少增产。"3一位中国领导人承认:1977年,全国的人均口粮与1955年的水平一样;换句话说,粮食产量的增长只大致等于人口的增长加上工业和其它用途对粮食需求的增长。"4
华国锋在宣布十年规划时号召要通过机械化、电动化、水利灌溉和更有效利用化肥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产量。具体地说,目标包括:
1.每年增长4-5%的农业总产值。
2.到1985年将食品产量提高到4亿吨(1977年是2.85亿吨,故年均增长率是4.4%)。
3.使85%的主要农活实行机械化。
4.发展水利工程,以保证每个农业人口占有一亩(!/6英亩)良田或一亩确保灌溉的农田,耕田总面积达到8亿亩(1.21亿英亩)。
5.在全国建立十二个商品粮基地。
为了提高自1957年以来农业生产每年2%的缓慢增长率,政府确立了几条新的指导原则。以前一直是自负盈亏的基本计量单位"生产小队",现在被更大的"生产大队"取代。其次,采纳"按劳分配"的原则以刺激农村的创造性和劳动热情;这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便成为一条基本的农村经济政策。此外,对家庭"副业"的鼓励将有助于补充集体经济。农村家庭不拥有公社分配的"自留地",但有权耕种它们。农民不能出租、出售或转让土地,但拥有自留地的产品。"副业"生产占农业和农副产业生产总额的25%。最后,政府希望通过密集开发,使公社和队办企业能支持大工业和出口贸易。
1.7科学现代化 科学技术被看作是其它三个部门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在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方毅副总理递呈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号召:(1)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达到或接近1970年发达国家的科学水平;(2)把专业科学研究人员的规模扩大到80万人;(3)发展最先进的科学实验中心;(4)完善全国性的科学技术研究制度。《纲要》把27个领域里的108个项目列为重点研究项目。5
中央希望,到1985年,中国将只比最先进国家落后十年,并拥有到本世纪末赶上先进国家的坚实基础。
1.8军事现代化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常规武装力量,人数约为432.5万人。其中仅陆军就拥有325万人,而中国的海军和空军在数量上也位居第三。6但是,除了在战略部门集中发展的武库(即核炸弹和弹道导弹)外,中国的军事技术仍落后于西方约二十到三十年。部队训练有素、斗志高昂、政治觉悟高,但武器装备却极其不相称。经费缺乏和技术落后所造成的状况,因毛泽东强调精神胜过武器而更加恶化。他的"人民战争"的想法是,运用大量经过政治动员和严格训练的游击队骚扰入侵者并将其赶走,这基本上是一种防御观念,缺乏进攻活力。1979年中国不甚出色的入侵越南行动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卓越的战略家、前总参谋长粟裕宣称,毛泽东的观念"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军事思想的发展。"7
在五十年代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建立起了几乎自给自足的国防工业,一些产品(如AK-47步枪)位列世界最精良武器。8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二、三十年。真正迅速的现代化要求大量购买外国武器和仪器,但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将使中国听由外国供货商宰割。中国长期军事规划中的最优先考虑仍然是控制本国的生产能力,因此,中国计划通过专门的订单,有选择地购买高技术系统和武器生产设备以帮助本国的武器生产。
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了大规模更新陈旧装备的迫切需要,但也看到这样做的惊人代价。虽然中国的国防预算是国家机密,但西方估计它在1976年为32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9一份英国的资料称中国1978年的国防开支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7%-10%,或大约35亿美元。10新式装备的生产、设备及维修占该数据的58%。哪怕只是让中国军事的一部分实行现代化,那么,到1985年,所花费用也将高达3,000亿美元,这是不可能支付得出的。11由于这样一笔开支要求大量投入外国资本和设备,因此军事现代化在中国领导人的考虑次序上只占较次要的位置。
最根本的讽刺可能是,中国竭尽全力去获取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和武器,然后将花五到十年时间使如此新式的装备与现存机制整合起来,到那时,更先进的国家将已经采取了更新的装备,中国仍将落后十年到十五年。虽然这可算是现有能力的改善,可它也必须被看作是未能达到真正的现代化目标。
2.紧缩和调整重点
最初的十年规划是一种政治愿望而非一项经济蓝图,因此缺乏可行性方面的谨慎研究。在这个规划的第一年中,政府启动了十万个基建项目,耗资400亿美元;加上军事和科学方面的采购,总支出达到1978年1,980亿美元国民总收入的24%。一些大型的对外合同也在谈判之中,包括宝山钢铁基地(20亿美元)、冀东钢铁基地(140亿美元)和一项与美国国际旅店公司洽谈的旅店建设项目(5亿美元)。此外,地区机构也与外国供货商签订了大量相当规模的协议,这些加上基层基建项目,使1978年的投资总额达到国民收入的36%,接近大跃进年代40%的比例。如此过度的超支显然是无法承受的。12
经济现状不久引发了批评性检讨。最高层内就投资的范围和重点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197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提出应对农业生产给与更多的重视,这反映了最高领导层重新评估的结果。13同样的情绪在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会议(三中全会)上得到了表达。
中国有限的财政和科学资源迫使领导人重新检讨十年规划。中央决定,优先发展的重点应该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其次是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并挣取外汇的轻工业,然后才是重工业。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从260亿美元(400亿人民币)增加到了500亿美元(900亿人民币),轻工业和出口工业也获得了新的拨款。在重工业方面,钢铁生产指标从6,000万吨削减到了4,500万吨;但煤炭、电力、石油和建筑工业的投资比例保持不变。14能够立即完成并挣得外汇的项目得到鼓励,而以后的投资项目则计划依靠银行贷款而非政府拨款。另一方面,那些需要巨额资金以及在资源、原材料、选址、交通、技术能力或能源供应等方面遇到麻烦的项目或是推迟上马,或是干脆取消。
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979年6月)上,华国锋宣布国民经济进行为期三年(1979-1981年)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紧缩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停止了348个重工业大项目(包括38个钢铁厂和冶金厂)和4,500个小项目。1979年的资本投入削减到国家开支的34.8%。具体来说,钢铁、机械和化工工业方面的投资削减幅度最大,1979-1980年度它们的投资配额减少于30-45%。15基建投资也大受影响,上海削减33%,内蒙古削减了40%。与此同时,农业投资从1978年国家预算的10.7%提高到1979年的14%和1980年的16%,而纺织业和轻工业的投资从1978年的5.4%上升到1979年的5.8%和1980年的大约8%。
紧缩政策势在必行,不仅是由于中国的外汇存款、财政资源和消化能力都很有限,也因为1979年入侵越南的代价出乎意料地高昂。此外,最初对石油产量及其出口能力的估计也太乐观,能源部门不尽人意的表现,使中国利用石油出口来为现代化筹措资金的设想落空了。1978年的预算赤字为65亿美元,1979年上升至113亿美元。16显然,中国需要有经验、更精确的经济规划。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会长、日本经济奇迹的设计师大来佐武郎受邀前来中国担任顾问。
由于紧缩政策,1985年国民经济应达到的指标大大降低了,下表显示的是降低后的新指标和1985年五大工业行业的实际产出:17
1978年 1979年 1985年
(十年计划) 1985年
(修改后计划) 1985年
(实际产出) 钢铁(百万吨) 31.8 34.5 60 45 46.66 煤炭(百万吨) 618 635 900 800 850 原油(百万吨) 104 106.2 500 300 125 电力(十亿千瓦) 256.2 282 不详 不详 407 水泥(百万吨) 65.2 73.9 100 100 142.46
应予注意的是,两种主要的能源煤炭和原油的产量增长很小。煤产量在1978年增长了12.5%,但1979年只增长2.75%。原油产量在1979年增长了1.9%,相比之下,1978年却增长了11%,而1957年到1977年间的年均增长率是22.5%。这一巨大的落差或许表明,当时开采点的石油出产量业已过了顶峰,因此表示必须作新的勘探。发电量增长率也从1957年到1978年间13%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1979年的9.9%和1980年的2.9%。18
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交通和能源仍然是现代化规划中的主要障碍。石油、煤炭和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新的需求。尽管货运量从1950年到1978年增长了9.7倍,铁路里程却只增长了1.4倍--交通道路的负荷达到了极限。除非能源和交通的瓶颈能够缓解,否则中国的现代化将被捆住手脚。石油产量的小幅度增长,已经巨大地削弱了中国赚取外汇为购买外国高新技术筹措资金的能力。
或许可以从纺织业和轻工业中获取一些附加的收入,这些行业能够比较容易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挣取外汇。由于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的增加以及较优质的原料,1980年第一季度的纺织品产量比1979年同期增长了30%,而轻工业则增长了21%。19但这些资源能否产生有力加速现代化进度所需的足够资金,却是大可置疑的。
3.快速现代化的后果
正如实现现代化会产生问题一样,现代化的加速实现也会产生问题。首要的是通货膨胀,这在以前时期几乎是完全不存在的,那时政府有意识地推行一种低工资,低物价的政策。当民众购买能力很小的时候,对货物的需求保持在较低水平,物价也比较稳定。随着工资的提高和政府购买农产品的价格上涨(1977-1979年间上涨了20-50%),国家相应地提高了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1979年官方统计的通货膨胀率为5.8%,但实际可能达到了15%。物价毫无节制地一路飙升,1980年的年膨胀率达到了15-30%,而轻工业的增长仅为9.7%。当物价上涨快于生产力增长时,便产生了一种涨价心理,引发了黑市和投机倒把。政府预算也反映出赤字的不断增加:1979年为113亿美元,1980年为100到120亿美元,1980年可能为60亿美元。为了减少赤字,财政部在1981年春计划发行33亿年息为4%的十年期国库券。政府企业、行政机关、人民公社和军队被责令根据能力购买这些债券,但个人似乎可以自愿决定购买。20国库券的发行表明了中国正面临财政困难。
通货膨胀和过度超支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1981年决定削减40%的大型基建项目。许多有外国公司参与的大项目被突然终止了。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遭遇最惨:日本损失的总额估计达15亿美元,其中包括宝山钢铁基地和三个石油化工项目。德国的损失要小一些,而较晚步人中国市场的美国则损失最小。中国人坦率地解释说,他们目前没有钱继续搞这些昂贵的工程,他们同意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但他们不提确切的数额。21外国人理解中国的财政困境,但当中国单方面取消谈妥的协议时,他们必然对这个国家的国际信誉提出了怀疑。毫无疑问,中国作为一个可靠交易者的声誉受到了损害。
基建工程的下马导致了无数工人被解雇,加剧了已经很严重的失业问题。中国曾经夸耀,它的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自豪地宣称中国没有失业--只有待业!
现代化的另一个异常现象是,在一个所谓的无阶级社会中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阶级。现代化使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厂经理、作家、艺术家和其它知识分子获得了新的威望,他们将带领中国"腾飞"。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新的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科技高"。科学工作者、知识分子和高干现在形成了一个特权的高级阶层;城市企业工人和基层干部构成了第二阶层,而农民和生活在农村的人则构成最低等级。一些学者和学生被选派出国进修,他们中许多人是高干的直系亲属,这进一步加强了精英主义倾向,扩大了社会分层。
另一个不断加深的问题产生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和各种工矿企业本身之间日益扩大的差别。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种"飞地"策略,把一些重要的工业落户到经过选择的城市地区,这些地区于是就较便利地享受了现代化的果实--更高的工资、更大的向上流动性和更高的生活水平。城市中一个普通产业工人每月大约挣40美元,外加奖金,而一个农民每月平均的现金收入只有5-7美元。一个城市工人收入超过一个农民六到八倍是很平常的事,而科技人员则比农民多收入十几倍。在工业部门内部,效益也大不均匀:1978年,石油行业享受40%的利润幅度;电力行业是31%;冶金行业13%;煤矿行业则只有1%。效益不仅决定投资水平,也决定奖金和福利的额度,因此,深刻地影响了工人的生活方式。奖励的差异导致了工作热情的程度差异。
在所有这些快速现代化的不利后果背后,隐藏著称得上是中国最严重的难题--信任危机。经过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仍然贫穷落后。以往的成就报道经常被揭露出是纯粹的宣传,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丧失了信心。人们的思想中还存在对实现真正现代化的明显不信任。年轻人对党员干部的特权地位和他们的官僚主义作风尤其反感,根据这些人以往的表现,人们怀疑他们是否有执行现代化计划的能力和诚意。确实,许多担任中下层职务的党员干部缺乏一技之长,他们受到了现代化新要求的挑战,私下反对、抵制或延缓与他们的利益相抵触的新举措。22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两头热,中间冷"--意思是国家领导人和人民都想要现代化,但中层官僚却反对变革。中国的报刊公开讨论中国的三重危机:对党和政府缺乏信念、信心和信任。23
4.外来价值观和中国文化精髓
现代化一直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目标。但是激进的中国共产党觉得借鉴西方和日本有失体面。1975年9月,四人帮的一名代言人宣称:
"全盘西化",在政治上就是丧权辱国,全盘出卖祖国的独立和主权......"全盘西化",在思想上就是颂洋非中......"全盘西化",在经济上就是散布对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迷信,使中国经济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的附庸。24
因此,毛泽东主义派提倡自力更生。毛泽东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同样也知道中国的资源有限。他担心,现代化会对诸如收入分配、工人地位和精英主义及官僚主义复辟等敏感问题产生副作用,从而牺牲他的平均主义。但二十年间(1958-1976年)的自力更生和排斥外国技术,却使中国处在落后贫穷的深渊,而在此期间,其它国家则通过技术革新大踏步地向前跃进了。
随着毛泽东的去世和四人帮的垮台,开创一个新的起点以弥补时间损失的道路扫清了。一项现代化的应急计划已经启动了,邓小平是腾飞的主心骨。中国领导人设想,科学技术和技术更新的动力基本上是中性的、无阶级的,它们可以无害地植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制度。25
中国领导人宣称,他们不想模仿西方,而是要锻造一种"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然而,与外国的技术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和技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获取这些东西的人的思维和行为。晚清时期的"体用"之争又以另一种形式再现了。在中国的西方科学家和在发达国家受训的"归国"留学生,无疑将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发挥新的影响。
虽然中共一再告诫不要受外国文化的影响,但与国外意识形态、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接触所带来的文化后果是无法完全遏制住的。一种期望是,中国人将能够得到一种折衷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将确实在思想和专业上现代化,同时又不失去他们中国血统的独特性。虽然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确保完全按一张特殊的时间表来进行,但中国领导层日益务实的目标似乎都指向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最终成功实现--或许要到廿一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才能大致完成。
【参考书目:】
1.Andors, Stephen, China's Industrial Revolution: Politic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1949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1977).
2.Baum, Richard (ed.), China's Four Modernizations (Boulder, 1980). Chang, Arnold, Paint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olitics of Style(Boulder. 1980).
3.Chen, Kuan-l,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Current History, 77:449;66-70, 85-86 (Sept. 1979).
4.Cheng, Chu-yüan, China's Petroleum Industry: Output Growth and Export Potential(New York, 1976)
5.郝竹园:《中共近代化的顿挫及展望》,《海外学人》,1980年9月,第25-32 页。
6.Chou, S. H.,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Current History, 77:449:49-52, 87-88 (Sept. 1979).
7.Dean, Genevieve 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a: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London, 1974),
8.--,and Fred Chernow,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Fabrication of Semiconductors (Palo Alto, 1978).
9.Field, Robert Michael, "A Slowdown in Chinese Industry," The China Quarterly, 80:734-739 (Dec. 1979).
10.Freed man, Lawrence, The West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Chatham House Papers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79).
11.Fureng, Dong, "Som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China Quarterly, 84:726-736 (Dec. 1980).
12.Gelber, Harry G., Technology, Defense, and External Relations in China, 1975- 1978 (Boulder, 1979).
13.Godwin,Paul H. B., "China and the Second World: The Search for Defense Technology" Contemporary China, 0:3:3-9 (Fall 1978),
14.--,"China's Defense Dilemma: The Modernization Crisis of 1976 and 1977,"Contemporary China, 11:3:63-85 (Fall 1978),
15.--,PLA-Military Forces of the PRC (Boulder, 1981).
16.Goldman Merle, sTeng Hsiao-pMng and the Debate ov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mporary China, 11:4:46-69 (Winter 1978).
17.Hardy, Randall W., China's Oil Future: A Case of Modest Expectations (Boulder, 1978).
18.Harrison, Selig S,China, Oil, and Asia: Conflict Ahead (New York, 1977).
19.Hu, Ch'iao-mu, "Observe Economic Laws, Speed Up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Pt. I, Peking Review, 45:7-12 (Nov. 10, 1978); Pt. II, Peking Review, 46:15-23 (Nov. 17, 1978); Pt. IM,Peking Review, 47:13-21 (Nov. 24,1978).
20.黄志坚:《究竟应当如何认识这一代青年》,《人民日报》,1981年2月24日。
21.Huang, Philip C. C. (ed.),The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 in China (White Plains, N.Y., 1980).
22.Klatt, W., "China's New Economic Policy: A Statistical Appraisal," The China Quarterly, 80:716-733 (Dec. 1979).
34.--,"China Statistics Up-dated," The China Quarterly, 84:737-743 (Dec. 1980).
35.Kokubun, Ryosei, "The Politics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making in China:
36.The Case of Plant Cancellation with Japan," The China Quarterly, 105:19^44 (March 1986).
37.Lardy, Nicholas R., "China's Economic Readjustment: Recovery or Paralysis" in Robert B. Oxnam and Richard C. Bush (eds.),China Briefing, 1980 (Boulder, 1980), 39-51.
38.--,Economic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in China (Cambridge, Eng., 1978).
39.--(ed.), Chinese Economic Planning: Translations from Chi-hua ching-chi (White Plains, N.Y., 1979).
40.李洪林:《信仰危机说明了什么》,《人民日报》,1980年11月11日。
41.Myers, Ramon H., The Chinese Economy: Past and Present (Belmont, Cal., 1980).
42.National Foreign Assessment Center, China: Economic Indicators fWashington, D.C., Dec. 1978).
43.--,China's Economy (Washington, D.C., Nov. 1977).
44.--,China: Gross Value of Industrial Output, 1965-77 (Washington, D.C.,June 1978.)
45.--,China: In Pursuit of Economic Modernization (Washington, D.C., Dec.1978).
46.--,China: Post-Mao Search for Civili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Washington,DC., 1979).
47.--,China: The Continuing Search for a Modernization Strategy (WashingtonD.C., April 1980).
48.--,China: A Statistical Compendium (Washington, D.C., July 1979).
49.Nelsen, Harvey, The Chinese Military System (Boulder, 1981).
50.Pollack, Jonatha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in Richard Baum (ed.), China's Four Modernizations (Boulder, 1980),241-261:
51.Prybyla, Jan. S., The Chinese Economy: Problems and Policies (Columbia, S.C., 1978).
52.--,"Feeding One Billion Peopl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Current History、79:458:19-23, 40-42 (Sept. 1980).
53.Reardon-Anderson, Jam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ost-Mao China" Contemporary China、11:31-^5 (Winter 1978).
54.Segal, Gerald, and William Tow (eds.), Chinese Defense Policy (Champaign, 1984).
55.Sigurdson, Jon,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Mass., 1977).
56.Smil, Vaclav, China's Energy Archievements, Problems, Prospects (New York, 1976).
57.--,"The Energy Cos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temporary China, 11:3:109-114 (Fall 1978).
58.Stavis, Benedict, Making Green Revolution - The Politic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thaca, 1974).
59.Stover, Leon E,,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easants Elites in the Last of the Agrarian States (Stanford, 1979).
60.Suttmeier, Richard P., etal. Scie/i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aris, 1977).
61.--,Science, Technology and China fs Drive for Modernization (Stanford, 1981).
62.邓力群:《共产主义是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光明日报》,1981年3月28。
63.Ullerich, Curtis, Rural Employment and Manpower Problems in China (White Plains, N-Y.,1979).
64.Volti, Rud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Boulder, 1981).
65.Wiens, Thomas B. "China's Agricultural Targets: Can They Be Met" Contemporary China, 11:3:115-127 (Fall I97B).
66.Young, Graham (ed.), China: Dilemmas of Modernization (Dover, 1985).
【注释:】
1 《人民日报》,1978年3月9日,第1-5页。
2 Chu-yüan Cheng,"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Industry," in Richard Baum(ed.),China's Four Modernizations:The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Boulder,1980),26.
3 《人民日报》,1977年8月8日,"在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上的报告"。
4 Hu Ch'iao-mu,"Observe Economic Laws,Speed Up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Peking Review, 47:8(Nov.24,1978).
5 这27个领域包括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国防、运翰、海洋学、环境保护、医学、金融,贸易、文化和教育,另外还有一些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学科。
6 根据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Lawrence Freedman所做的研究,The West and the Moder- nization of China (London,1979)一书,第5页,中国的武装部队包括以下这些主要单位:
战略部队:中程导弹:30-40枚CSS-I型导弹,射程为六百到七百英里。中程弹道导弹:30-40枚CSS-2型导弹,射程为1,750英里。(远程弹道导弹:若干在1976年首次试验的CSS-3型导弹,射程为3,500英里,还有数量更少的CSS-X-4型导弹,射程为6,000-7,000英里,1980年5月首次试验--作者)
陆军:325万人,10个装甲师,121个步兵师和150个独立团。
海军:3万人;另有3万名海军航空兵,岸基飞机700架;38,000万名海军陆战队;23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还有相当大数量具有导弹发射能力的潜水艇和驱逐舰。
空军:40万人,5,000架作战飞机,包括月4,000架米格-17和米格-19型飞机,以及数量不多的米格-21型和歼-9型飞机。
7 引自Lawrence Freedman.6。
8 Jonathan Pollack,"The Mode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in Baum(ed.),247.
9 Jonathan Pollack,243.
10 Lawrence Freedman.19-20.
11 同上注,19。
12 Chu-yüan Cheng,"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Current History ,Sept.1980,24.
13 Peking Review.No.47:.7-21(Nov.24,1978).
14 Chu-yüan Cheng,in Baum(ed.)。41:Los Angeles Times,May 10,1979.
15 Chu-yüan Cheng,"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Current History,25.
16 John Bryan Starr, "China's Economic Outreach," Current History,Sept.1979,50-51.
17 Chu-yüan Cheng,"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Current History,Sept.1980,26;James T.H.Tsao,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Foreign Trade(Lexington,Mass.,1987),151.
18 Cheng,27
19 同上注,27。
20 Far East Times,San Francisco,Mar.10,1981.
21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Feb.20,1981.据报道,日本公司三菱重工要求得到8,400万美元的赔偿。
22《红旗》杂志,第14期,第25-27页(1980年)。
23 《人民日报》,1980年7月1日;1980年11月11日;1981年2月24日《光明日报》1981年3月28日。
24 梁效:<洋务运动和洋奴哲学>,《历史研究》,第5期(1975年,10月20日)。
25 Genvieve C. Dean, "A Note on Recent Policy Change" in Baum (ed.),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