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興趣》(楊衞玉)

  楊衞玉(1888年~1956年),字鄂联,今嘉定镇人。曾任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主事(校长),及江苏省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师范学校、苏州女子职业学校主事。从辛亥革命至全国解放,除主事上述各校外,还先后兼任上海大夏大学、上海工商专科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民立女子中学、位育中学、南翔苏民职业学校,以及重庆、桂林、昆明等地30多所学校的教授、校长、董事、董事长等职务。著有《女子心理学》、《职业教育概论》、《小学职业陶冶》、《工业教育》、《职业教育理论与实际》等书。。

  讀書是人人認為重要的工作,但是未必人人肯讀,人人能讀,更非人人會讀,所以能讀而不肯讀,固然不合,肯讀而不會讀,也是無用。吾所謂會讀,就是要懂得讀書的方法,認識讀書的意義,無方法無意義的讀書,所獲的效力很微的。現在一般人的讀書,大概都有一種目的,分析起來,有為覺世濟民的,有為功名利祿的,有為應用的,有為修養的,有為欣賞的,有為學業的,表面看起來,似乎都有正當充分的理由,一言以蔽之,他們的讀書都是“有所為”而讀的。吾以為“有所為”而讀書,不是眞讀書,是以讀書為工具,為手段而用以達其別種目的。等於學生為畢業證書而求學,著作家為版權而著書,當然也有例外,但是至少一部分人等到目的達到,就把工具擱置了。這樣的讀書至多在智識方面增加一些資料,去讀書之眞義很遠。眞學問者為學問而學問,眞讀書者也應為讀書而讀書,也就是“無所為”而讀書。凡做事“無所為”而為的,必對於其事有深切之了解,濃厚之興趣。有“終生以之”的决心,有“不可須臾離也”的情緒,那末可以達到成功之境,並且可以使他生活愉快而富於意義,小孩子為游戲而游戲,雖汗流浹背,還是“樂此不疲。”假使上了學為分數而體操,他的情緒就不是這樣了,讀書也是如此。假如為了什麽而讀書,達到目的以後,對於讀書的興趣要漸漸的淡了,達不到目的,也要漸漸的灰心起來了,因此吾以為讀書不應該夾雜其他目的,若是問為什麽要讀書,就答他為讀書而讀書。雖然;話雖如此,要大家明白這道理也不是容易的,所以喚起讀書興趣,是提倡讀書最好的方法。

  興趣是人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條件,所謂“努力”“向上”“進取”“奮鬭”“勤勉”等等的美德,都需要興趣做基礎。據心理學家言,興趣是一種情感作用,人們從事一種工作,雖耗精力而能感覺快樂與安慰,願為而不怨為,這就叫做對於這件工作有興趣。古人所謂“讀書最樂”又有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似玉”等,都是形容讀書的樂趣,假如沒有培養讀書的興趣,就領會不到這樣的樂處,這是淺而易見的事實。有人說人們從事一種工作,怎樣才可以發生興趣是免強不來的,假如某種工作和他個性不適合,或是不合需要,結果必不能發生興趣,讀書固然人人需要,但是不指示讀書之目的,他不感覺需要?怎樣可以引起他讀書的興趣呢?此說當然也有一部分理由,但决不是絕對的。假使人們的興趣,果然完全是天賦而非環境或其他方法所能轉移的,我們對於教育的功能。就要發生很大的疑問,至少可以說教育的功能是有限度的。大概教育學者不會承認吧!所以我們可以深信興趣固然由於天賦,而環境和教育的力量也非常之大,可以轉移,祗要轉移的方向和他天賦的個性不至太相懸殊罷了。從幾千年人類遺傳的歷史看起來,讀書應該人人知道需要,人人具此天性,所缺少的未必人人對於讀書有興趣,吾們應該以教育的力量造成讀書的環境,使人人不但不以讀書為苦而以為樂,不以讀書為工具手段,而以為生活需要,那末讀書之風自盛,而讀書之效用亦在其中了。

(《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