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简史_ 第22章 教父 (1)

  天主教哲学是指奥古斯丁至文艺复兴之间十个世纪内的宗教哲学。这段时间之前与之后也曾产生了一些伟大的天主教哲学家,但是天主教的思想体系是在这段时期内建立起来的,所以这段时间内的天主教哲学家也就显得更为伟大。

  关于中世纪,我们要讲的不止是它的哲学方面,其他方面也要讲,尤其是教会的权力。公元400年至公元1400年之间的十个世纪内,教会使得哲学与社会生活、政治事务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教会的基础是教义,教义则是由哲学与宗教历史两部分组成。统治者与教会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是这些统治者也是教徒。传统的罗马与野蛮的日耳曼最终都败给了教会,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传统与野蛮没有用哲学的方式体现出来。

  我们对中世纪的了解都是片面的,除了极少的几个方面。中世纪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建设都相当缓慢,这也使得生活在当时的人们有些盲目。但丁是第一位了解哲学,并写书的世俗人。十四世纪之后的哲学已经被教士垄断,他们写的哲学著作都是站在教会立场写的,非常片面。我们要想了解中世纪的思想,就必须了解教会的发展历史。

  中世纪与古代世界相比,最重要的特征是二元论。比如僧侣与俗人、天国与世间、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对比。所有这些对比都在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对比中有所体现。二元论历史悠久,比如其中灵魂与肉体的对比,柏拉图在自己的著作中就有所提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在基督教体系中也非常重要,后来基督教的禁欲思想便以此为依据。

  在天主教哲学的最初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是奥古斯丁,异教徒则崇拜柏拉图。到了第二个阶段,圣托马斯·阿奎那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以及他的崇拜者相对于柏拉图更喜欢亚里士多德。当时罗马教会便代表着天国,哲学家一方面在政治上保护教会的利益,同时跟异教徒进行争辩。他们的一些行为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却是非常有必要的。

  到了十三世纪,当时基本完备的思想体系被逐渐打破。其中最主要的一股力量便是富商阶级。相对于愚蠢、野蛮的贵族,人民更倾向于教会。富商阶级智慧、亲民、民主、自由,受到了城市中下阶层的拥护。他们帮助教会击败国王,同时从教会手中解放了经济。

  法兰西、英格兰、西班牙等民族的崛起也加速了中世纪的灭亡。他们的国王平定国内混乱,击败了贵族阶级。十五世纪中叶时,他们已经有实力与教会抗衡了。

  当时的教皇也失去了以往的雄风,他们先是在与法兰西的争斗中失败,后来在西欧的影响力逐渐衰退。到了十五世纪,教皇卷入了意大利内部的政治乱局。此时的教皇已经沦落为意大利的一个诸侯。

  给予中世纪最后一击的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他们彻底瓦解了中世纪的思想体系。本书第二卷讲的便是这种体系是如何成长与衰落的。

  中世纪时期,人们一边忍受着深刻的苦难,一边期盼着美好的来世。这也是西欧国家当时的缩影。公元三世纪多灾多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在经过了公元四世纪短暂的平静之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人有的成为流亡者,有的依靠农村的地产过活,这种混乱一直持续到公元一千年。拜占庭人与伦巴底人之间的战争将意大利仅存的文明也摧毁了。阿拉伯人占领了东罗马帝国,北方野蛮人也不断威胁着西欧国家。当时的生活中充满了苦难与恐惧,没人能感受到活着的乐趣。人们只得从宗教中寻找安慰,寄希望于来世。随着局势的逐渐稳定,生活也逐渐平静下来。但是人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远不如以前温暖。

  为了探究天主教哲学的起源与发展,我决定拿出很长的篇幅来介绍这段历史。天主教哲学是一个组织的哲学,这个组织便是天主教会。近代哲学与基督教的道德以及天主教的伦理、政治方面有着密切关系。基督教从一开始就对上帝和凯撒,也就是宗教与国家都尽忠,这是非常独特的。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是建立在之前的主教们打下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之后欧洲便陷入了混乱,从波伊提乌到圣安瑟伦的五个世纪中,基本上没有出过伟大的哲学家。只有爱尔兰的约翰·司各特。没有哲学家不代表没有思想。当时社会问题的解决主要依据的是经院哲学中的一些制度和思想。直至今天,这些制度和思想依然十分重要。要想了解经院哲学,就需要了解希勒德布兰德,以及他所批判的一些罪恶。同时还要了解罗马的建立以及影响。

  我们在下面的章节中会提到非常多的关于教会和当时政治发展的历史,尽管它们与哲学的关系不是太密切。这段时期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我们必须将其理顺,才能更好地了解当时哲学与哲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

  犹太宗教的发展

  野蛮民族入侵之后,他们从罗马帝国那里继承的基督教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柏拉图与新柏拉图主义为主的哲学,也包括部分斯多葛派学说;二是犹太人的道德观和历史观;三是关于救世之类的学说。

  基督教中的犹太文化非常浓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上帝的历史,从上帝创世一直描述到未来世界,并将上帝描述成是公正的。

  2.认定上帝特别喜欢某一类人,并称自己为上帝的选民。

  3.将许多原本属于异教的风俗吸收进基督教中,并将其称为一种美德。比如施舍、洗礼。

  4.律法方面,希伯来的律法得到了保存。基督教徒以犹太人敬重律法的标准对待使徒信条。这说明他们认为选择正确的信仰与是否道德是统一的。

  5.弥赛亚。犹太人认为弥赛亚会在未来出现,他能带来财富和勇气。基督教徒则认为弥赛亚就是耶稣,他将出现在天上,而不是未来。

  6.天国。犹太人、基督徒,还有晚期柏拉图主义者都相信有来世。但是他们对来世的理解有所差异。希腊学说认为感性世界是幻觉,精神与道德能将人带入永恒。犹太教与基督徒则认为来世不是单纯地与现世不同,不同人的来世也会不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要想理解上面的这些话,就需要对犹太人的历史有所了解。下面就是这方面的介绍。

  以色列最早的历史除了传说以外,得不到任何验证。传说中的历史有多少是真的也无人知晓。我们在这里假设大卫王与所罗门王历史上确有其人。出现在旧约全书中最早的有名字的犹太人是亚哈,他是以色列的国王。公元前722年之后,犹太王国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与传统独立存在。公元前586年建立新巴比伦王国的迦勒底人攻破耶路撒冷城,并将犹太人押回巴比伦。公元前538年居鲁士王攻破巴比伦,允许以色列人回到巴勒斯坦。回到巴勒斯坦的他们重建圣殿,此时犹太正教开始成型。

  被掳到巴比伦的经历让犹太教发生了许多变化。最初的时候犹太教信奉很多神,到了巴比伦之后便开始只崇拜一个神。十诫的第一条便说:“你只准崇拜我一个神。”这说明犹太教在巴比伦入侵之前不久进行过改革。当时的先知们警告犹太人,只崇拜一个神将得到赐福,崇拜多个神将撤销赐福。

  在一些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当时不准信奉异教。主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做饼献给其他神,还看到了其他神的祭坛,于是大怒。

  《耶利米书》中记载,先知耶利米到埃及的流浪犹太人中间,告诉他们天神亚威已经发怒了,因为他们的妻子敬奉别的神。但是这些犹太人坚持己见,认为敬奉别的神、自己的祖先、首领并不会带来灾祸,因为世代都是如此。耶利米进行了最后的劝说,还是没有说服他们。耶和华知道后,发誓要对埃及土地上的犹太人降下灾祸,让他们全部在战争和饥饿中死去。

  将一种宗教之外的其他宗教看做是异教,同时认为主会惩罚异教徒的先知的人,基本都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他们期待着主将地球彻底毁灭。

  犹太人将他们被掳到巴比伦看做是神在惩罚自己,就像父亲惩罚孩子一样。这说明他们身上有罪恶。带着这种心理,流亡期间的犹太人更加虔诚地信仰自己的宗教,严格排他。留在后方没有流亡的犹太人没有这种经历,所以当流亡结束后两拨犹太人之间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

  犹太人拥有顽强的自尊心,这是与其他民族之间最大的区别。哪怕是在被俘之后,犹太人也没有觉得自己是战败者。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在对自己进行惩罚,惩罚他们的信仰不纯洁。他们眼中只有上帝能惩罚他们。

  犹太教在犹太人被掳之后得到了一些发展。比如,以前祭奠都是在圣殿,但现在圣殿被毁了,所以创建了犹太人会堂,用来朗诵圣经。安息日和犹太人特有的割礼,还有禁止与外族人通婚也都是这时确立的。这段时期犹太人还制定了法律,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的统一。

  我们知道的《以赛亚书》其实有两位作者,一位是被掳之前的第一以赛亚,另一位是被掳后的第二以赛亚。第二以赛亚是最伟大的先知,他传达了主关于自己是唯一的神的声明;他可能受波斯人影响,认为人可以死后复活;他对弥赛亚的预言,后来成了先知预知耶稣降世的证据。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在历史书中见不到关于犹太人的描写。犹太人的国家没有消失,只是面积太小了,据说,只有耶路撒冷城周边十到十五英里大小。这是托勒密王朝与塞琉古王朝来回争夺的一个地方,不过战火没有烧到犹太人头上,他们得以安心地信奉自己的宗教。

  有一本《智慧书》记录的便是他们这个时期的道德律,这本书可能写于公元前200年左右。书中记载着他们当时的道德,这些道德都非常世俗,都是一些要求人注重邻里名声,要乐于施舍之类的内容。

  其中还有关于奴隶和女人的记载,书中认为奴隶是一笔花钱买来的财产,不能对他们太仁慈,必要时还可以给他们戴上枷锁;关于女人,书中认为女人是灾祸的根源。这可能与当时女人非常淫乱有关。

  犹太人的这种平稳、宁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太久。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四世曾想将各地都希腊化。他于公元前175年在耶路撒冷修建了一座体育场,并教青年各种运动,全方位学习希腊文化。这些行为遭到了犹太人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70年,趁着安条克忙着与埃及作战,犹太人发动了叛变。安条克一气之下在圣殿中安放了神像,并宣布犹太教的神与宙斯合为一体。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根除犹太教,此外他还下令废除割礼。耶路撒冷城内的居民不得已屈服了,但是城外的犹太人发动了一次次的抵抗。

  《马加比一书》描写的就是这段时期的历史。按照上面的描述,安条克下令废除犹太人的安息日、禁止用猪肉祭祀、割礼。凡是违抗的人都被判处死刑。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坚持犹太人自己的传统,这些人最后都被处死。

  这个时期,犹太人广泛接受灵魂不死的说法,并且认为恶人今世就能得到报应。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不对的。这样他们就要考虑是否该修改教义,相信人的报应应该是在来世。

  犹太人的反抗是由犹大·马加比率领的,他收复了耶路撒冷,还攻占了撒马利亚的一部分,以及约帕和阿克拉。最终他同罗马进行谈判,取得了领土的自治权。最初他任命自己的兄弟约拿单为大祭司,后来他的家族世袭大祭司,他创立的王朝被称为哈希芒王朝。这段时期内,犹太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表现出了自己的英勇和顽强。

  安条克四世希望将犹太希腊化的这段时期非常重要。这段时期内很多犹太人被希腊化,有的是强迫的,也有主动的。要不是很少一部分犹太人在反抗,犹太教很可能已经灭绝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神教教义都是出自犹太教,这样说的话,马加比家族拯救了犹太教,同时也拯救了后世东西方的神教。

  尽管如此,后来的犹太人却并不尊崇马加比家族。因为他们后来变得妥协、世俗,只有那些殉道者才被人们尊重。

  《马加比第四书》描述了当时的一些事情。其中的第一个故事便是几个兄弟宁死不屈的事迹。最初安条克劝他们,只要他们吃猪肉,便给他们财富和权势;如果不吃,就面临着大刑。安条克又说,他们死后将受到惩罚,而自己则会得到祝福。看到年轻人不为所动,他恼羞成怒,下令将几个年轻人在他们的母亲面前挨个处死。他们的母亲并没有痛哭流涕,而是为自己的孩子加油,鼓励他们坚持下去。这个故事虽然有杜撰的成分,但故事中统治者的残酷与反抗者的英勇在历史上经常见到。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本书也会发现很有意思。作者本人是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但他在书中用的语言是斯多葛派的哲学语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要表明,犹太人是遵循斯多葛派的教训生活的。

  犹太人愿意向希腊人学习哲学,但同时他们严格遵循自己的律法,这也导致他们变得墨守成规。自从律法被制定以来,犹太人对律法的重视日益加剧。墨守成规便导致了他们拒绝那些发现新事物的先知,因此先知写好书后不再说是自己写的,而是说发现了一卷古人的著作。犹太教将犹太人团结在一起,但同时让他们变得保守。

  《以诺书》是一本作品合集,其中最早的作品创作于马加比时代之前,最晚的大约是在公元前64年。书中主要描绘了长老以诺受到神的启示时见到的各种奇异景象。这本书对于后来的基督教非常重要,它影响了新约全书的创作者们,它被早期著名的基督教教父们当做经典;之后这本书便失传了,直至十九世纪初,人们陆续发现了它的埃塞俄比亚文、希腊文、拉丁文稿本。原书应该是用希伯来文与阿拉姆文写成的。它深深地影响了新约全书中的教义。

  这本书中主要的内容是寓言,同新约全书相比,以诺书中的寓言更多地涉及到了宇宙。其中关于天堂、地狱,以及末日审判都有涉及。

  这本书中在描写天堂和地狱的时候有很大的文学性。他描写了“公义的人”如何坐在华丽的宝座上执行最后的审判,以及哪些人会得到赦免,哪些人会被永远诅咒之类的事。

  书中还涉及到了天文学,提到了太阳和月亮,一种用风作动力的战车,以及一年有364天,等等。还有一些明显的偏见和神话,比如只有善人才懂天文学,陨星是堕落的天使之类。

  书中关于圣史的描写,最早的部分与圣经上描述的一致,后期则是依照历史所写。最后,作者还谈到了未来。

  书中还有大篇幅的关于罪人与义人的描述。义人认为罪人也许生前是快乐的,甚至临死都是快乐的,但是他们一旦死后就会下到地狱,并在那里忍受煎熬;而义人死后将会和家人永远在一起。

  犹太人同基督徒都喜欢讨论罪恶,但区别在于犹太人很少想到自己也是罪人,基督徒则相反。基督徒将把自己当做罪人看做是一种美德,以表现自己的谦虚。犹太人不会这样做。

  《十二位先祖的遗书》成书于基督降临前不久,它是当时正统犹太人中的一个例外。书中在伦理方面的教训与福音书中的内容差不多,甚至出现了重复的语句。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利赛人,而福音书则教基督徒痛恨法利赛人。但是这本书中记述的许多话后来成为基督教格言,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当初的法利赛人将律法看做是唯一的真理,对律法的热衷导致了思想僵化,拒绝新事物。查理士博士曾经说过,法利赛派热衷于政治运动,拘泥于律法字眼,导致伦理体系发展没有了空间。这使得很多人从沉闷的犹太教中走出,投入了基督教的怀抱。

  后来,安东尼任命希律当犹太人的王。希律为人放荡,喜欢冒险,与虔诚的犹太人相差甚远。最关键的是他是一个伊都米亚人,这一点就足够让犹太人耿耿于怀了。他后来还背叛了安东尼,投靠了屋大维。尽管品行恶劣,但是在他统治犹太期间,还是做了不少事情。比如重建圣殿,他修建的圣殿许多地方都是希腊式的。他还杀死了一些法利赛人,这样做是出于报复。

  公元前4年,西塞去世。不久之后随着罗马废除国王制,犹太由一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地区,由地区总督统治。公元66年犹太人发动叛变,但是惨遭失败,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攻陷,除了少数犹太人选择留下以外,大部分人逃离犹太。

  到了这个时期,以前流亡在外的犹太人已经有了很大的势力。当被掳的犹太人从巴比伦回国时,一部分犹太人选择留下,并学会了经商。还有一部分犹太人在亚历山大定居,为了不受外族人玷污,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生活专区。这些生活在亚历山大的犹太人希腊化严重,甚至忘记了母语。他们将旧约全书译为希腊文来阅读,这个译本被称为“旧约圣经七十人译本”。

  这个译本据说是七十个人共同翻译的,因此得名。当初七十个人全部翻译了全本,之后发现每个人的译本都一模一样,这是因为他们全都受了神的启示。基督教兴起之后,犹太人放弃了这个译本,重新阅读希伯来文版的旧约。早期基督徒不懂希伯来文,只能读这个七十人译本,或者根据希腊文版本翻译的拉丁文译本。公元五世纪的时候,杰罗姆用拉丁语翻译了圣经,为拉丁语人群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译本。这个译本起初受到很多攻击,他们指责翻译过程中犹太人曾经参与其中,并故意误解有关基督降生的先知预言。但是这个版本最后还是被大多数人接受,至今它在天主教会中仍然享有盛誉。

  当时希腊对犹太思想影响的最好证明体现在哲学家菲罗身上。他是正统的犹太教徒,但他同时是柏拉图主义者,并且深受斯多葛派与毕达哥拉斯派影响。他还曾经试图将希腊哲学与正统的犹太文化结合到一起。

  在当时,犹太人的定居区遍布各大城市。他们影响了其他教派的教徒,以及罗马官方的宗教人士。他们的影响甚至深入到了俄罗斯南部,那里的许多人也改信犹太教。公元一世纪之后,随着耶路撒冷沦陷,犹太教变得狭隘起来。此时,兴起的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彻底对立。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中,犹太人没有任何地位。

  中世纪期间,基督教徒对犹太人展开了疯狂的屠杀,尤其是在宗教骚乱期间,以及十字军战役中。与基督教国家的迫害相比,犹太人在回教国家中生活得很安逸,比如西班牙。当时在西班牙的犹太人为文化传承作了许多贡献,其中迈蒙尼德就被认为是对斯宾诺莎哲学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当西班牙被基督教徒侵占的时候,犹太人将自己知道的知识都传给了西班牙人。他们还将知识传给经院学者,其中包括占星术、炼金术之类的无用的东西。

  当时的犹太学者既懂希伯来文、希腊文和阿拉伯文,又通晓希腊哲学。他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在中世纪之后并没有间断,而是一直持续至今。但是,中世纪之后他们对文化的影响都只是个人影响。

  基督教开端的四百年

  基督教最初是革新后的犹太教,只在犹太人之间传播。最初圣雅各、圣彼得都是不希望外族人入教的,但是这一切都被圣保罗打破。他不仅允许外族人加入基督教,同时还允许他们不必遵守割礼和摩西律法。这样,基督教的信徒越来越多。当时基督教信徒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犹太人,一类是探索新教的外国人。割礼和食物方面的禁忌成了犹太教推广的障碍,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中的精髓,同时避开了这些禁忌。

  犹太人将自己看做是上帝的选民,这一点遭到了希腊人的鄙视。诺斯替教派也否认了这一点,他们认为感性世界是由亚勒达波斯创造的,他是智慧的儿子,一名下等的神。诺斯替教派认为亚勒达波斯便是犹太教中的亚威,他将自己的儿子安排潜伏在耶稣的身体内,为的是从摩西手下解放世界。诺斯替教的这个观点将基督教与犹太人分离开来,使人尊重基督的同时憎恨犹太人。后来的摩尼教将基督教与拜火教结合在一起,推导出了自己的一套教义。教义认为恶体现在物质中,善体现在精神上,因此贪食、性欲,以及婚姻都是罪恶的。这些将基督教和其他教派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种折衷教义的行为,希腊语人群很喜欢,但是新约全书中对此进行了谴责。

  诺斯替教和摩尼教都曾经风靡一时,后来随着政府承认基督教,它们被迫转入地下潜伏起来。尽管潜伏在地下,但是它们的影响力还在。穆罕默德就曾经将诺斯替教的一个分支的教义吸收到伊斯兰教中。

  基督徒与犹太人之间越来越敌视。基督徒认为犹太人不承认基督的降世,因此应该仇视犹太人。还有,犹太的摩西律法被基督废除,另立了两条戒律:爱上帝和爱邻舍。但是犹太人也未予承认。这些都成了基督教徒仇恨犹太人的理由。

  基督教与希腊文化的结合,使得基督教愈发神学化。犹太教中,亚威是唯一的神,全能的神。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他并没有阻止地面上的灾难,于是将他的作用限于天国,推导出了灵魂不死的教义。可以发现,犹太教中的神学部分非常单纯,不复杂、不神秘,每个犹太人都能理解。

  犹太人的这种单纯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中都有所体现,但是没有体现在约翰福音中。约翰福音中将基督与柏拉图,以及斯多葛学派的逻各斯相提并论。这一书中神化的基督形象比人形的耶稣形象更吸引人。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教父的著作中,关于约翰福音的著作比其他三书的总和还要多。

  在俄利根之前,希腊哲学与犹太文化之间偶尔会有一丁点结合。俄利根生于各学派混杂的亚历山大里亚,他曾经与普罗提诺一起跟随阿摩尼阿斯·萨卡斯学习。因此,俄利根的著作《原理论》与普罗提诺的学说非常相近。《原理论》中的学说已经远远突破了正统教义的界限。

  俄利根认为只有上帝没有形体。就连日月星辰都有生命、有灵魂。人可以犯罪,太阳也可以犯罪,有灵魂便可能犯罪。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在出生时便附在了人身上。俄利根承认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基督最后将掌握所有灵魂,包括魔鬼的,这些灵魂将在失去形体的同时得到宽恕。

  后世对俄利根多有谴责,原因是他主张邪说。这些邪说主要有:

  [1]受柏拉图影响,承认灵魂的现在性;

  [2]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在肉体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

  [3]复活后,身体将没有形体;

  [4]所有人包括魔鬼,最后都会被宽恕。

  圣杰罗姆最开始非常崇敬俄利根修订的旧约圣经,后来发现了俄利根的邪说,便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俄利根神学的批判上。

  当时希尔萨斯写了一本反基督教的书,现在书已经失传了。俄利根逐条批判这本书中的观点,写成了一本《反希尔萨斯论》。这也是俄利根最大的一本著作。希尔萨斯认为基督教是一个非法社团,俄利根则认为他们就像反暴君的秘密组织一样,看似非法,实则有必要存在;希尔萨斯认为基督教源自野蛮的犹太人,只有文明的希腊人才能拯救世界。俄利根的回答是,任何人都信服福音书的真实性,同时它还能提供令希腊哲学家满意的论证。

  在俄利根所说的论证中,体现了基督教哲学的特征,那就是双重论证。一方面用纯粹理性的观点树立起信徒的信仰,比如上帝不死、灵魂不死、自由意志之类的;另一方面,用圣经证明前面所说的观点,同时还证明,神降临人间之后通过一些奇事以及信徒因为信仰得到赐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论证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从没受到过基督教哲学家的怀疑。

  俄利根也有一些奇怪的言论,他认为魔法师用犹太语、埃及语、巴比伦语、希腊语和婆罗门语等不同的语言呼唤上帝,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一些符咒只在一种语言中起作用,一经翻译便会失效。

  他还认为基督教徒不应该参政,只能在教会中任职。这条教义后来被君士坦丁修正。当西罗马帝国灭亡时,当时的教士和僧侣便是根据这条教义回避社会上的灾难,将精力全部放在教会内部的事务上。至今这种观念还有残余,他们认为政治的世俗与教会的神圣不相宜。

  君士坦丁改革宗教之后,教会的统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时的主教是民众选举产生的,主教获得了领导辖区内基督徒的权利。当时的主教有管理捐款和决定是否施舍的权利,这大大扩大了主教的权限。当罗马帝国立基督教为国教时,主教被授予了司法权和行政权。君士坦丁为了解决宗教派别之间的争论召开了万国基督教会议。之后一直到因为东西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不再承认教皇权威为止,这期间所有教会内部的争论都通过万国基督教会议解决。

  教皇虽然是教会中最重要的人物,但最开始他并没有决定教会一切事物的权利。教皇的权利是不断积累起来的,这个问题将会在以后章节中讲到。

  君士坦丁之前,对基督教的历史有多种解释,几乎每位作家都能给出一个不同的说法。其中的原因,吉朋认为有五点:

  1.基督教徒不宽容的性格继承自犹太教,当初犹太教封闭、狭隘,不接受外族人。

  2.随着时间的发展,对于“来世”这一教义的定义也在变化。

  3.原始的教会据说能行使奇迹。

  4.基督徒的道德非常纯洁和正派。

  5.基督教内部非常团结,罗马帝国的疆域扩大了这种团结的范围。

  大体上,这些原因是正确的。不过需要作一些解释。第一条中讲到基督徒的不宽容,现在比过去还要严重。大多数基督徒认为只有基督徒死后才能进天堂,其余人都要接受惩罚。公元三世纪的时候并没有这种类似的宣传。

  第二点中关于“来世”这一教义的定义问题,这条教义源自俄耳甫斯教徒,后来被吸收进了希腊哲学。犹太人又从希腊人那里学来了灵魂复活的说法。这些说法广泛地影响了犹太人与基督徒,从而影响了基督教的神学。

  奇迹并不是基督教特有的,但是基督教的奇迹宣传比其他宗教的奇迹宣传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一部圣经,也就是一部贯穿世界始末的历史。这也是基督教与其他教派相比的优势所在。

  君士坦丁之前的历史中,基督徒的道德被公认是最高的。当时他们时常遭受迫害,但是他们相信有道德的人死后会进入天国,不道德的人死后将下地狱。就连专门以迫害基督徒为职责的普利尼奥也承认基督徒的道德高尚。虽然君士坦丁宗教改革之后,一些基督徒不再恪守道德,但是整体上还是道德的。

  最后一点说的是基督徒的团结与纪律,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就连近代的政治团体,他们在选举中依然十分重视天主教的选票。如果没有其他教派制约,天主教派候选人的胜率肯定是最大的。当时君士坦丁仿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需要得到基督教徒团体的支持。当时反对基督徒的人也有不少,但是他们没有组织成一个团体,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影响。基督徒有了自己的组织,在今天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当时却是首创。组织让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从而获得了更大的优势和利益。

  不幸的是,获得优势和利益之后的基督徒们内部出现了矛盾。对于神学方面基督教与其他教派的争论,君士坦丁一直持中立态度。从公元379年继位的狄奥多西开始,他的继承者们便开始倾向于争论中的阿里乌斯教派。

  从君士坦丁到公元451年的卡勒西顿万国基督教会议为止,这段时期内基督教世界内一直争论着两个问题:一是三位一体的问题,一是道成肉身的问题。起初只有第一个问题有争论。阿利乌斯是亚历山大里亚的祭司,他认为圣子是圣父所创的,两者不相等。在当时这种观点没有得到怀疑。但是到了公元四世纪,神学家们开始纷纷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圣子与圣父虽然是两位,但是他们实质相同,所以两者是相等的。一种被称作撒伯留斯教派的异端认为,圣子与圣父是一个存在的两个方面,因此有相同的一面。至此这个问题出现了几种说法。

  这个问题最后不得不拿到尼西亚会议上讨论,最后结果是君士坦丁堡代表的亚洲部分支持阿利乌斯的说法,埃及人相信拥护尼西亚正统教义的阿萨纳修斯的说法,西罗马则服从尼西亚会议最后的判决。这场争论之后,又发生了一些类似的争论。每次争论中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意见,支持不同的派别,这也给东罗马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除了尤利安以外,公元335年至378年之间的所有皇帝都支持阿里乌斯教派。尤利安是一名异教徒,他在这些争论中保持中立。公元379年,狄奥多西继位后全力支持天主教徒,使其获得了胜利,从而结束了争论。但是阿里乌斯教派并没有就此屈服,之后它们在西方获得了统治。但是好景不长,在统治了约一百年之后,它们被正统教派灭亡。至此,在信仰方面天主教占据了绝对的地位。

  三位博士

  “西方教会博士”指的是安布罗斯、杰罗姆、奥古斯丁和教皇大格里高利,其中,安布罗斯、杰罗姆和奥古斯丁三人是这一章的主角。他们的活跃期是天主教会在罗马取得胜利和蛮族入侵的那段时期,在他们之后不久,具有蛮族和阿里乌斯教派异端者双重身份的人统治了西班牙、意大利和非洲。文明衰退了好几百年,大约一千年后,才诞生了与他们相当的人。

  他们最具有权威的塑造使教会成形的楷模的时期是黑暗时代和中世纪。大体来说,教会同国家关系方面,属于教会的观点是由安布罗斯确立的;拉丁语版本的《圣经》和大部分促进实现修道院制度的动力是由杰罗姆提供的;宗教改革之前的教会神学和大部分路德、加尔文的教义是由奥古斯丁确定的。

  公元四世纪末,安布罗斯担任了米兰的主教,这使得他可以接触到皇帝。在与皇帝交往时,安布罗斯通常以平等者(甚至有时以师长)自居,这说明,统治衰弱无能的国家是利己者,他们毫无原则,只能提出权宜之计,此外别无政策。与国家相比,领导教会的是一群为了教会利益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的人,他们目光长远,赢得了长达一千年的胜利。

  安布罗斯可能出生在边防小镇托莱福,他的父亲担任过高卢总督。13岁时,安布罗斯到了罗马,在那里,他受到希腊语和法律方面的教育。30岁时,他被任命为列古里亚和以米里亚的总督。四年后,在群众的欢呼声中,他当上了米兰主教。从此,他的生活变了样:他把所有的财产分给了穷人,冒着随时可能出现的人身危险忘我地为教会工作。从施展他的政治才华方面看,这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即使他当了皇帝,也不可能像一个主教那样工作。

  安布罗斯最初担任主教时,皇帝是善良而粗心的格拉蒂安,这个人忽视政务,醉心狩猎。格拉蒂安被暗杀后,他的未成年的弟弟瓦伦丁尼安二世继承了皇位。但瓦伦丁尼安二世年幼无知,因此由他的母亲查士丁娜摄政。身为阿里乌斯教派信徒的查士丁娜与安布罗斯不断发生纷争。

  安布罗斯面对的第一个公共问题与罗马胜利女神的塑像有关。这尊塑像曾被君士坦提乌斯毁掉了,但叛教者尤利安很快又恢复了它,格拉蒂安统治时期再次毁掉了它。于是,当时的罗马市长西马库斯等元老院代表要求安布罗斯再次恢复塑像,但基督徒元老院议员反对这样做。最终,基督徒元老院的议员们获得了胜利。

  公元384年,西马库斯和元老院议员们再次向瓦伦丁尼安二世提出恢复胜利女神塑像的要求。于是,安布罗斯给瓦伦丁尼安二世写信表示反对,他认为,向偶像的祭坛宣誓是对基督徒的迫害。他还指出,教会的资金应该投入到其他异教不愿投资的领域。通过这个已经被实践证实了的强有力的论证,安布罗斯说服了瓦伦丁尼安二世。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就此彻底解决,直到狄奥多西打败尤金尼乌斯以后才彻底妥善解决。

  不久,安布罗斯又与查士丁娜发生了严重的纠纷,因为前者拒绝了后者提出的让出一个教会给阿里乌斯教派的要求,于是阿里乌斯教派的哥特人与支持安布罗斯的群众发生了激烈冲突。后来,查士丁娜甚至企图命令军队准备对安布罗斯动武,在遭到军队拒绝后,查士丁娜被迫让步。安布罗斯取得了争取教会独立斗争的胜利,这证明在某些事务上,国家必须服从教会,这一项原则直到现在仍然重要。

  后来,安布罗斯又与皇帝狄奥多西发生了纠纷,事情源于一座犹太教会堂的被焚。当时,有人向狄奥多西汇报说,犹太教会堂被焚是当地的主教指使的。于是,狄奥多西命令严惩纵火犯,并让当地主教立即重建被焚毁的犹太教会堂。安布罗斯没有在意狄奥多西对当地主教的指控,但反感狄奥多西对基督教的仇视。安布罗斯认为,任何人都不该因焚毁犹太教会堂而受到惩罚。这个事例证明,教会在获得权力之后开始煽动反种族主义。

  与狄奥多西的另一次冲突使安布罗斯获得了更大的声望。公元390年,帖撒罗尼迦的军官被暴徒杀害,愤怒的狄奥多西下令军队在竞赛场上残杀了至少7000名群众。安布罗斯本来在事先曾尽力劝阻过狄奥多西,但没有成功。于是,在大屠杀发生后,安布罗斯给狄奥多西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信,希望狄奥多西能够忏悔认罪。最终,狄奥多西在米兰教堂举行了忏悔仪式。此后,一直到狄奥多西逝世为止,这两人再没有发生任何纠纷。

  安布罗斯最卓越的才能在政治方面,他在学术方面不如杰罗姆,在哲学方面不如奥古斯丁,但他的确是一位智勇兼备的第一流政治家,主要功绩在于巩固教会的权力。

  公元345年,杰罗姆出生在小城斯垂登(在杰罗姆32岁时,这座小城被哥特人毁坏了)。21岁时,他到罗马学习修辞学,之后他游历高卢等地,最终居住在阿奎雷亚。在叙利亚的荒野里隐居了五年之后,他到了君士坦丁堡,最后又在罗马住了三年。在此期间,他在教皇达马苏斯的鼓励下,着手翻译拉丁语版《圣经》。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因为这本《圣经》里包含了很多对原典的批判,至今仍被天主教会尊崇。

  在罗马时,杰罗姆说服了一些妇女跟他一起信仰禁欲主义。然而,达马苏斯的继任者厌恶这种行为,杰罗姆被迫搬到伯利恒居住。此后,一直到公元420年逝世为止,杰罗姆一直住在伯利恒。

  在跟从杰罗姆信仰禁欲主义的人里,有一位地位最尊贵的贵族寡妇葆拉,她带着女儿尤斯特修慕一路追随杰罗姆到了伯利恒。后来,葆拉死在伯利恒,杰罗姆在墓志铭里赞扬她是“罗马贵妇中第一位为了基督来到伯利恒的人”。在写给尤斯特修慕的信里,杰罗姆详细而坦诚地劝勉她要保持童贞之身。

  杰罗姆给尤斯特修慕写了很多信,在此后的几年里,他的书信里几乎不再引用古典诗句。又过了几年,他又开始引用维吉尔、霍拉斯和欧维德的诗句。在表达对于罗马帝国的衰亡的感情方面,杰罗姆的信胜过其他任何作品。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杰罗姆认为,战胜罗马帝国的敌人远不如保持童贞重要。这与他对罗马帝国的感情格格不入。

  与安布罗斯、奥古斯丁一样,杰罗姆没有任何能够经邦济世的思想,他没有认识到国家财政的腐败,也没有认识到依赖蛮族军队的危害。虽然安布罗斯是政治家,但他只为教会的利益思考。罗马帝国的衰败,与如杰罗姆这样优秀的人物都要远离世俗事务不无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使世俗国家衰败了,基督教还可以使人们保持信仰方面的希望。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一书就充分表达了这种观点。

  奥古斯丁是非洲本地人,生于公元354年。奥古斯丁原先信奉摩尼教,后来改信天主教,并接受了安布罗斯的洗礼。公元396年,奥古斯丁担任了希坡的主教,之后一直居住在那里。

  在奥古斯丁写作《忏悔录》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如它这般优秀的著作。奥古斯丁富于热情,虽然青年时放荡不羁,但内心总有一种促使他追寻真理与正义的冲动。在晚年时,他被罪恶意识纠缠,生活因此变得很严肃,哲学思想也变得缺少人情味。他曾激烈地抨击异端思想,但到了十七世纪,冉森尼乌斯再次提出他的某些观点时,却被人们认为是异端思想。不过,在新教徒接受他的观点之前,天主教会并没有找他的麻烦。

  《忏悔录》中记载了一件奥古斯丁少年时发生的事。有一次,他和同伴偷摘了邻居的梨,不过,他一直都认为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邪恶,因为当时他并不饥饿,而且他自己有更好的梨。他认为,他之所以偷邻居的梨,是出自己对邪恶本身的爱好。这使得这件事本身更邪恶。后面的连续七章写的都是他少年时期偷邻居的梨的事情。在现代人看来,这简直是一种病态,但在奥古斯丁生活的那个时代却是正确的。

  在基督教教义里,教会代替了选民,但教会也曾受到异端的骚扰,部分基督徒也因忍受不了异端的迫害而叛教。尽管如此,在用个人的罪行代替社会的罪行方面,犹太人还是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教会代替了犹太民族以后,这种发展变得更有意义。因为作为精神实体的教会不会犯罪,而犯罪的个人可以脱离教会。

  因为这种发展,基督神学有了关系到教会和关系到个人灵魂这两个组成部分。后来,天主教徒强调关系到教会,新教徒则强调关系到个人灵魂。不过,在当时,奥古斯丁认为他们都是协调而均等的存在着。上帝会拯救他原本计划要拯救的人,但如果没有经过教会的洗礼,就绝不会被拯救。这样一来,教会就成了灵魂与上帝之间的中间人。

  幼年时,奥古斯丁在母亲的教育下学会了拉丁语,但在学校学习希腊语的过程中,他却饱受学校的残酷惩罚,因而他很讨厌希腊语。不过,学校的严厉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它医治了奥古斯丁身上的那种有害的欢乐。奥古斯丁还进一步指出,他不仅在儿童时代犯过错,在比这更早的时代也犯过错。他用了一整章来说明很多罪恶,包括婴儿吃奶、贪吃、嫉妒等。

  青春期以后,奥古斯丁为情欲所困。16岁时,他来到迦太基,与一位妇女相爱,并且生下一个男孩。这时,他的母亲开始考虑他的婚事。后来,他与一位少女订了婚,并和以前的情人断绝了关系。但她的未婚妻太年幼了,两年之后才能举行婚礼,于是,耐不住寂寞的奥古斯丁又有了一个情人。可是,他的良心却越发地不安了。在举行婚礼之前,他终于决定信仰宗教,终生不婚。

  19岁时,奥古斯丁掌握了修辞学,在西塞罗著作的引导下再次研究哲学。就在这时,他信奉了摩尼教。后来,他做了修辞学教师,但也醉心于占星术。他阅读了大量拉丁文哲学著作,独立研究通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他认为,神是巨大的物体,他本身则是其中的一部分。

  奥古斯丁最初反对摩尼教的一些理由来源于科学。他说,他把从卓越的天文学家的著作里学到的知识与摩尼基乌斯所说的进行了对比,发现摩尼基乌斯以狂人式的愚蠢写下的论证不但不符合他自己所想与所见,甚至还与它们相背离。于是,他指出,科学的错误不能成为宗教错误的标志。

  摩尼教中的一位学问很好的主教浮士德试图解决奥古斯丁的疑问,于是与奥古斯丁展开了辩论。后来,奥古斯丁评价说,这个人除了语法知识还算一般外,对其他学科都很无知,他只是经常说话,于是掌握了一些辩论的技巧,再加上显得温文尔雅,因此使人觉得他很有学问。他断言浮士德不能解决他在天文学上的疑问,不过他直言他喜欢浮士德的诚实和正直。

  后来,奥古斯丁决定去罗马,因为罗马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秩序要比迦太基的学生好得多。不过,奥古斯丁不知道的是,罗马的学生更喜欢欺骗老师。

  在罗马时,尽管奥古斯丁依然保持和摩尼教徒的交往,但却开始怀疑他们的正确性了。他认为,学院派主张怀疑一切是对的,但也仍然同意摩尼教“我们犯罪,是因为某种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的天性使我们犯罪”的看法。与此同时,他开始相信恶魔具有实体。

  大约一年后,奥古斯丁来到米兰担任修辞学教师。此后,他见到了安布罗斯,逐渐被安布罗斯的慈祥感动,并逐渐喜欢上了天主教。但由于从学院派学到的怀疑主义作怪,他并没有立即投入天主教的怀抱。不过,在母亲的帮助下,他最终还是决定改信天主教。

  公元386年,奥古斯丁放弃了教会职务,放弃了情人和未婚妻,改信了天主教。两年后,他回到非洲度过余生。

  奥古斯丁的神学

  奥古斯丁的著作阐述的主要是关于神学的问题。他写过一些阐述时事的争论性很强的文章,还写过一些直到现代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比如一些论述裴拉鸠斯教派的文章。在这里,我只论及他的以下三个方面的著作:

  一、纯哲学著作,特别是有关时间论的著作;二、在《上帝之城》一书里体现的历史哲学的观点;三、为反对裴拉鸠斯教派而提出的“救赎理论”。

  先说第一个方面。奥古斯丁并不专注于纯哲学,但这并不代表他在纯哲学方面没有卓越的才能。在他的著作里,最好的纯哲学作品是《忏悔录》的第十一卷。这一卷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真的像《创世记》第一章描述的那样“创世”,那么“创世”这件事早晚会发生。接着,他展开了对这一假设的论证。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创世时,首先映进他们脑海的是由上帝赋予外表的一种原始物质。在这里,上帝被称为设计师或建筑师要好过被称为造物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上帝的意志创造了物质的外表,而物质的实体不是能创造出来的。奥古斯丁的见解与此相反,他认为,世界不是物质创造的,上帝不仅调整和安排了物质,甚至连物质实体都是他创造的。

  希腊人的观点又与奥古斯丁的不同,在这种不同的基础上,产生了泛神论。泛神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上帝的一部分,因此上帝与世界不可分割。泛神论的观点引起了神秘主义者的兴趣,不过,神秘主义者也有其困惑之处,即他们不能接受这种世界存在于上帝之外的观点。奥古斯丁没有这种困惑,对于他而言,《创世纪》上讲的已经足够清楚了。

  也许有人会问,上帝为什么不更早地创造出世界呢?答案是:上帝在创造世界的同时,才创造了时间。以前本没有时间,“更早”也就无从谈起了。就创造时间而言,上帝永恒;就上帝本身而言,一切时间都是现在。既然他并不比自己创造的时间更早地出现,这似乎就说明他存在于时间之中,其实不是这样,上帝永远在时间之流外。

  就我个人而言,我反对奥古斯丁的时间论,因为它视时间为某种精神产物。不过,不能否认,这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很卓越的理论,希腊哲学中有关时间的理论与它相比,它仍有巨大的进步性,甚至比康德主观时间论的论述更完善和明确。

  一种主观主义的极端形式认为,时间只是思维的一个方面。然而,众所周知,这种认识在感情方面受到罪恶观念的纠缠,但幸运地是,相比于智力方面,情感方面发生的要晚一些。奥古斯丁提出的主观主义同时成了另外两种理论的先驱,即康德时间论的先驱和笛卡尔“我思”的先驱。因此,作为哲学家的奥古斯丁有理由获得崇高的地位。

  现在说第二个方面。当哥特人于公元410年洗劫罗马的时候,异教徒心安理得地认为,这是由于罗马人不再信仰古代诸神的报应。奥古斯丁自公元412年至公元427年间完成的著作《上帝之城》反驳了异教徒的这种看法。不过,由于写作周期太长,因此它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了,最终完成时,它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部涉及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基督教历史著作。在整个中世纪,《上帝之城》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上帝之城》试图说明,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世界上曾发生过比哥特人洗劫罗马更悲惨的事情。奥古斯丁说,在罗马遭受洗劫时,很多异教徒都曾躲进教会避难,因为哥特人也信奉基督教。相反,在特洛伊遭受洗劫时,古代诸神却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特洛伊城被破坏。对于被征服的城市里的神殿,罗马人态度野蛮,可是,当罗马被洗劫时,罗马城里的神殿却在基督教的护佑下得到了较为亲善的待遇。

  尽管哥特人可以通过牺牲基督徒的利益发家致富,但他们总免不了来世的苦难,因为还有上帝最后的审判。对于基督徒而言,现世的财物不是有价值的,因此也就无所谓珍惜了;死后不能被埋葬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肉体的复活是贪婪的野兽所不能阻挠的。

  有些人认为,在罗马遭到洗劫时,一些信仰虔诚的处女被哥特人强奸而失去了贞洁。但奥古斯丁认为,这不是她们的过错,他明确表示“他人的情欲不能玷污你”,因为贞洁是内心的品德。他认为,由于做出牺牲的这些处女过分自负于自己的节欲,上帝才允许哥特人的强奸。自杀永远是一种罪恶,即使是为了避免被强奸而自杀也是如此。当然,奥古斯丁为遭受强奸的少女辩护,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她们本人是不愿意被强奸的。

  奥古斯丁说,在很大程度上,一些伟大的哲学家和基督徒是一致的,因此《上帝之城》最难的是反驳哲学家的部分。他认为存在异教诸神,但他们全都是邪恶的魔鬼,如果哲学家坚持对他们抱有信仰,那么这些哲学家的道德教训就不足为训了。

  为了叙述罗马帝国主义深重的罪孽,奥古斯丁费了很多工夫。他认为,罗马在成为基督教国家之前也遭受过惨痛的苦难,比如罗马在高卢入侵时和内战时遭受的苦难,比哥特人带来的苦难有过之而无不及。

  奥古斯丁认为,柏拉图在其他所有的哲学家之上,他们都应该给柏拉图让位,因为柏拉图与他们不同,不是唯物主义者。柏拉图认为,上帝不具有形体,不过这不影响一切事物的存在都要从上帝那里获得理由。而且,柏拉图认为“真理的源泉不是知觉”也是正确的。在逻辑学和伦理学方面,柏拉图主义者的表现最出色,也最接近基督教教义。虽然亚里士多德远比柏拉图逊色,但也在其他哲学家之上。

  对于“上帝之城”性质的叙述是从第十一卷开始的。奥古斯丁说,“上帝之城”里居住的都是上帝的选民,只有通过基督才能获得有关上帝的知识。在一些哲学家那里可以通过理性发现一些事物,但要想进一步了解宗教的所有知识,就只能依靠《圣经》了。“上帝之城”里也有被禁止了解的事物,这些事物包括创造世界以前的时间和空间。理由很简单,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没有时间,在没有世界之时当然也没有空间。

  和人一样,天使也有好坏之分,不过,即使是坏天使,也没有违背上帝的本质,因为上帝的敌人只是意志与上帝不同,而不是本性与上帝不同。人类最初的祖先都犯了罪,所以不仅他们自己死亡了,他们的后代也要死亡。

  有人认为,天上的圣徒都是没有身体的。但普尔斐利认为这是错误的看法,他认为,圣徒的身体是精神的,不是精灵,也没有重量,比堕落前的亚当的身体更好。人类要承受万劫不复的惩罚,就是因为亚当的堕落,不过因为上帝的恩惠,很多人又被上帝解救出来。

  人们被性欲的问题困扰,也属于对亚当的罪行的一部分惩罚。以下我们将论述奥古斯丁关于性欲的理论。

  男人和女人在结婚以后,为了繁衍后代而进行的性交是绝对没有罪过的。不过,即使结了婚,有德之人也能做到不因为色情和性欲而性交。因此,从人们希望比较隐蔽的性交来看,即使在结婚以后,人们也觉得性交是可耻的。性交之所以可耻,是因为它不受意志的约束。尽管亚当和夏娃在堕落之前就有了因为色情和性欲的性交,但亚当只要在那天远离苹果树,那么他性交的原因,或许就不是现在必需的各种感情了,现在人都因为色情和性欲而性交,就是对亚当的堕落的惩罚。

  因此,由于性欲不受意志的约束,禁欲主义者才如此厌恶性欲。这样一来,道德就可以被定义为:意志要全面控制身体。但是,即使是道德的这种全面控制也不可能控制性欲。总之,似乎性行为与完美的道德不能兼得。

  在赞赏了反对司法刑讯之后,奥古斯丁又反驳了新学院派(他们认为事事都值得怀疑),主张说应该相信《圣经》的真理。之后,他又说明,真正的宗教之外没有真正的道德,基督徒眼里的道德在异教徒看来可能就是罪恶。

  也许有人认为“上帝欺骗了人类,然后再惩罚他们受骗的行为”是不公正的,但是奥古斯丁却不这样认为,他指出,上帝选择和遗弃人类的根据不是人类的功过,相反,任何人都应该承受同样的惩罚。从上述观点来看,人们之所以邪恶,是因为觉得他们是被上帝遗弃的,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邪恶才遭到上帝的遗弃。

  《上帝之城》最有影响力的是教会与国家分离的观点。对此,它的观点是明确的,即:只有在宗教事务方面完全服从于教会,世俗国家才能成为上帝之城的一部分。这种说法自提出开始就一直是教会的原则,为教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西罗马皇帝和中世纪西欧的大部分君主的懦弱无能,教会实现了《上帝之城》提出的理想。不过,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是这样,比如在皇帝势力强大的东罗马,教会是臣服于世俗国家的。

  从对天主教斗争的实际出发,宗教改革放弃了奥古斯丁的这一理论,转而倾向于伊拉斯特派。不过,由于伊拉斯特派缺乏热情,宗教心最强的一些新教徒还是愿意接受奥古斯丁的理论。继承了部分奥古斯丁教理的还有第五王国派和贵格派,不过他们弱化了教会的作用。

  《上帝之城》一书中提到的末世论源自犹太人,它经由《启示录》一书而进入基督教;预定说和“上帝的选民”理论源自圣保罗,不过奥古斯丁作了更为充分和逻辑的发展;圣史和俗史的分别源自《圣经》的旧约,奥古斯丁结合当时的情形,把那些因素加以融合、整理后,作了更系统的叙述。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信仰方面,基督徒所要面临的考验不是那么苛刻,而且更适应了当时历史的新变化。

  最后说第三个方面。反对裴拉鸠斯教派的内容是奥古斯丁神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在今天看来,裴拉鸠斯教派主张“教会必须服从国家的教义”这一观点似乎是陈词滥调,但在当时却也轰动一时。因此,当时的奥古斯丁给耶路撒冷的教会长老写信,要求他们对裴拉鸠斯这个异端创始人提高警惕。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斗争,奥古斯丁的纯粹教义才彻底战胜裴拉鸠斯教派。在法兰西,这场斗争持续了更长的时间,一直到公元529年的奥兰治宗教会议才宣告结束。

  奥古斯丁认为,在堕落之前,亚当有过考验避免犯罪的自由意志,只是因为后来和夏娃一起偷吃了苹果,败坏的道德不仅由此钻进了他们体内,还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都继承了亚当的原罪,因此都应当受到万劫不复的惩罚;人们都是邪恶的,因此不能有所不满。不过,上帝是仁慈的,因此有些接受了受洗的人会被纳入天国,这些人就是上帝的选民。上帝的选民之所以能进入天国,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善良的,因为除了上帝的选民之外,人们都是败坏的。上帝的公正体现在万劫不复的惩罚方面,而他的怜悯又体现在对选民的拯救方面,惩罚和拯救体现的都是上帝的善良。

  圣保罗的著作支持这种残酷的教义。在对待这些的时候,奥古斯丁就好像是个律师,作出了有力的解释,还让原文有了更丰富的含义,这使人相信,虽然圣保罗的信仰不像奥古斯丁的推论那样,但某些独立的原文却带着奥古斯丁所说的那种意思。

  使奥古斯丁感到烦恼的思想困难只有一个,即如果真如圣保罗所言,人类的原罪是亚当遗传下来的,那么,罪恶是属于灵魂的,灵魂必然有父母。不过,奥古斯丁又说,《圣经》没有谈论这个问题,因此获得一个正确的意见还不足以得救。所以他也没有得出任何结论。

  在黑暗即将来临之时,杰出的知识分子对拯救文明、改革政治等事业并无兴趣,相反,对宣扬童贞的价值、探讨未受洗礼的婴儿该受的惩罚兴趣盎然,这真是离奇!不过,当我们明白了这就是教会留给蛮族改宗者的偏见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下个时代的残酷和迷信远胜于过去的所有时代了。

  五世纪和六世纪的哲学

  公元五世纪的西罗马帝国由于蛮族的入侵而进入衰落期。奥古斯丁逝世后,哲学迅速地衰落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时期,却大致决定了欧洲未来的发展方向:英吉利的入侵将不列颠变成了英格兰,法兰克的入侵使高卢变成了法兰西,汪达尔的入侵让西班牙变成了他们的名字,爱尔兰人改信了基督教。此外,罗马帝国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被日耳曼王国继承,而罗马本身却陷入危机之中,仅在教会里才感受得到中央集权的威信。

  在那个时期,哥特人是入侵罗马帝国的最重要部分。起初,哥特人被东罗马打败,只好把目标转向意大利。在戴克里先时代,他们成了罗马的雇佣兵,学会了一般蛮族原本不会的战略战术。公元410年,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公元476年彻底消灭了西罗马。

  在那个时期,入侵罗马帝国的还有阿提拉率领的匈奴人。公元451年,匈奴人入侵高卢,被哥特人和罗马人联手打败,此后他们转攻意大利。不过,在阿提拉进军罗马之前,阿提拉突然死去了,之后匈奴人便一蹶不振了。

  在此期间,教会内部发生了一场有关道成肉身的纷争,主角是亚历山大大主教区利罗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脱里。这场纷争的结果是区利罗被尊为圣徒,而聂斯脱里却被斥为异端。区利罗是个狂热分子,拥护神人一体论,身为大主教他曾数次煽动起屠杀犹太人的运动。区利罗之所以有很大的名声,主要是因为他曾对一位名叫希帕提娅的贵妇人施加私刑。希帕提娅犯的罪过,仅仅是醉心于新柏拉图哲学和研究数学。

  聂斯脱里认为,在基督里有人位和神位。因此,他反对称童贞少女为“神的母亲”,他认为童贞少女只是基督的人位母亲,而基督的神位(上帝)没有母亲。大体说来,苏伊士河以东的教会赞同聂斯脱里的主张,苏伊士河以西的教会赞同区利罗的主张。双方决定,在公元431年召开以弗所宗教会议解决分歧。然而,率先到会场的西方主教们反锁了大门,将东方的主教们堵在门外。随后,在区利罗的主持下,他们快速通过了拥护区利罗的决议。这就是聂斯脱里被斥为异端的过程。然而,聂斯脱里不但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反而形成了在叙利亚和整个东方声势很大的聂斯脱里教派。

  区利罗逝世后,以弗所宗教会议陷入了与聂斯脱里相反的另一个被称为一性论的异端,主张基督只有一个本性。但他们的主张遭到了教皇利奥的反对。公元451年,在卡勒西顿召开了以教皇利奥牵头的万国基督教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基督道成肉身的正统教义,明确诅咒一性论,确认基督存在于人性和神性的双重本性之中。

  哥特人征服意大利的行为并不代表罗马文明的终止。在狄奥多里克统治时代,意大利和罗马一样,享有和平、民主和短暂的宗教自由。此外,狄奥多里克还任命执政官,延续罗马法律和元老院制度。

  公元523年,查士丁尼皇帝宣布禁止阿里乌斯教派。作为阿利乌斯教徒的狄奥多里克为此极为恼怒。他认为,他的大臣也参与了这场阴谋。于是,他们监禁并处决了元老院议员波伊提乌。

  在整个中世纪,波伊提乌受到了人们的传诵和赞扬。他在狱中写就的著作《哲学的慰藉》是一部纯柏拉图主义的书。虽然《哲学的慰藉》一书不能证明他是不是基督徒,但却能证明他的异教哲学远比基督教神学影响大。波伊提乌声称只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才是真正的哲学家,他还声称,他追随上帝是听从了毕达哥拉斯的命令。在伦理观念方面,波伊提乌有很多与斯多葛派吻合的地方。波伊提乌说,不完善就是缺陷,也代表着存在一种完善的原形。

  《哲学的慰藉》一书中丝毫没有迷信和病态的迹象,也没有过分强求遥不可及的事物的倾向,呈现的是一种只有纯哲学才有的宁静,这种宁静出自被判死刑的波伊提乌之手是令人赞叹的。

  尽管狄奥多里克处死了波伊提乌,但他们始终是朋友。波伊提乌曾经受命为狄奥多里克改革币制,加上他渊博的学识和对公益的热忱,他足以成为当代绝无仅有的人物,即使在其他任何一个时代,他都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狄奥多里克在下令处死波伊提乌的第二年也死了,一年后查士丁尼即位。在查士丁尼漫长的统治生涯中,他做了许多坏事,也做了一些好事。作为一个极其虔诚的人,查士丁尼在即位后不久就关闭了异教领导下的哲学学校。公元532年,查士丁尼建造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是一件更值得称赞的功绩。

  为了收复西罗马帝国的故土,查士丁尼于公元535年进军意大利,在最初取得了胜利,此后哥特人卷土重来,双方互有胜负,这场战争因此持续了18年之久。在此期间,罗马和意大利遭受的洗劫已经远远超过了蛮族入侵的时期。

  起初,查士丁尼的军队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可是当人们发觉了拜占庭行政的腐败和赋税的沉重以后,他们竟然希望哥特人能打回来,赶走查士丁尼的军队。不过,由于查士丁尼信奉正统教义,因此自始至终都得到了罗马教会的坚决支持。

  公元568年,意大利遭到伦巴底人的侵犯。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地持续了200年之久,在这个漫长的战争中,拜占庭逐渐失去了整个意大利。不过,至少拜占庭一直在名义上统治着罗马,教皇对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也算恭敬。然而,随着伦巴底人的不断深入,在意大利的领土上,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们连名义上的权威也失去了。就在这个时期,意大利文明也毁灭了。

  圣本尼狄克与大格里高利

  从六世纪开始的战争持续了好几百年,这普遍导致了文明的衰退,不过,古罗马的一些残存文化还是通过教会保存了下来。教会创造了一个稳固的体制,为学术和文艺的复兴提供了基础和温床。在这个时代,基督教会有三种值得注意的活动。一是修道运动;二是大格里高利统治下的教廷的影响;三是通过布教使蛮族改奉基督教的运动。

  修道运动发源于大约四世纪初叶的埃及和叙利亚。所谓修道运动,又分为独居隐士的修道和住修道院僧侣的修道两种形式。公元250年,埃及诞生了第一位名叫安东尼的隐士,他在一间茅屋独居了15年后,又在荒漠里独居了20年,从此声名远扬。大约在公元305年,他开始出世讲道。在他独居修道期间,他毅然拒绝了魔鬼的色情诱惑和撒旦恶毒的试探。大约公元320年前后,埃及人帕科缪创办了一所修道院。在这个修道院修道的人过着集体生活,集体进行宗教仪式最终赢得了基督教的认可。与此同时,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也出现了修道院。

  最初,修道院完全独立于教会组织之外,是一项自发运动。后来,阿萨纳修斯结合了修道院和教士,还确立修道僧兼任祭司的规矩。再后来,阿萨纳修斯又把修道运动带到西欧。为了促进这项运动,杰罗姆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奥古斯丁则把它传到了非洲。

  在修道僧还没有被教会组织接受时,教会因他们而闹起了宗教纠纷。这主要是因为不能区分哪个是真诚的苦行僧,哪个是贪图修道院舒适的生活才做了修道僧的;还有一个原因,即修道僧往往以狂烈的方式支持他喜爱的主教,使得宗教会议陷入异端。

  在修道运动早期的遁世修行阶层,除了宗教指定的书籍之外,修道僧再也不会多读一本书。除此之外,他们对待道德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把道德当做避免犯罪的方法。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修道僧倒是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情。

  在西方修道僧制度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本尼狄克教团的缔造者本尼狄克。本尼狄克从20岁起就在一个洞里住了三年。他的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创立于公元530年,为了更好地管理蒙特卡西诺修道院,他又制定了适合西欧风土的“本尼狄克教规”。当时,有这样一个不值得提倡的规定:越能极端地苦行的人,就越有可能被认为是神圣的人。本尼狄克改变了这个规定,进一步规定:必须经过修道院院长许可,才能实行超过教规以外的苦行。按照“本尼狄克教规”的规定,修道院院长是终身任职的,而且权力极大,在教规和正统教义允许的范围内,他可以用任何方法管理修道僧,而修道僧不能任意转投修道院。

  任何组织一旦创立就很难以缔造者的意志为转移,因为它们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天主教会就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而本尼狄克教团是一个较小的例子。可是,就像耶稣会为天主教会而大感吃惊一样,本尼狄克教团也会让本尼狄克本人大感吃惊。不过,从学术的发展方面看,对于本尼狄克教团而言这也并非坏事。

  从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建立时起,本尼狄克就一直住在这里。在大格里高利还没有成为教皇时,伦巴底人洗劫了蒙特卡西诺修道院。不过这次灾难并没有彻底毁掉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否则也就没有教皇大格里高利了。

  根据大格里高利的记述,在本尼狄克出名之后,有一个修道院的院长逝世了,于是本尼狄克接受了修道僧要他接任院长之职的邀请。他要求修道僧们严格遵守纪律,这激起了修道僧的愤怒,他们竟然决定用毒酒害死本尼狄克。这当然没有成功。

  有人断言只有查士丁尼和本尼狄克能和大格里高利相匹敌,因为他是整个六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三个人的共同点是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查士丁尼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的法典,本尼狄克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的教规,而大格里高利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是因为他使教会的权利变大了。虽然听上去大格里高利显得稚气而轻信,但他的确是一位机敏而清醒的政治家,他总是能很快地意识到他能取得什么成就,即使是面对着一个复杂而多变的世界也不例外。

  以“格里高利“为名的第一代教皇就是大格里高利。大约是在公元540年,大格里高利出生在罗马的一个贵族之家,因此他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公元573年,他当上了罗马市长,但很快他就离开了政界。这以后,他耗尽自己所有的家产,用于建造修道院和救济贫民,而他自己也专心苦行,成了一名虔诚的本尼狄克派教士。

  再后来,教皇贝拉二世任命大格里高利为他驻东罗马帝国的全权公使,常驻君士坦丁堡。因此,从公元579年至公元585年,大格里高利一面在东罗马帝国代表着罗马教廷,一面与东罗马帝国的教徒们辩论。在宗教方面,大格里高利取得了成功,避免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远离真实的信仰。但在政治方面他却失败了,因为他没能说服东罗马帝国皇帝向伦巴底人开战。

  之后的五年,大格里高利当了自己创立的修道院的院长。教皇逝世后,大格里高利做了教皇。大格里高利刚当教皇时周围的环境很艰难,不过,这样的环境正适合他大展身手。

  当时,拜占庭帝国已经衰败了,没有领主的西班牙和非洲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伦巴底人在趁机洗劫意大利,法兰西也处在南北之间的内战之中,等等。时代的混乱甚至使一大批主教失去了作为人们的楷模的荣耀。虽然罗马主教被公认为教廷中地位最高的人物,但他的权力仅限于主管教区之内。继任教皇以后,大格里高利就做好了用全部的精力和智力向困难搏斗的准备。大格里高利主要通过通信的方法行使他的权威。他通信的对象,包括全体罗马世界中的主教和世俗国家的统治者。

  大格里高利编著了一部含有对主教们的劝告的教牧法规,影响了整个中世纪初期。为了让主教们愿意接受这部法规,大格里高利把它定义为主教们的职务指南。在这部法规里,满篇都是对主教的忠告,包括劝告他们不要玩忽职守,等等。此外,在谈到主教与世俗国家的统治者的关系时,法规告诫主教们说,不要批评世俗国家的统治者,因为如果他们不听从教会的意见,那么他们自然会受到地狱劫火的威胁。

  总体来说,大格里高利写的信既彰显了他独特的性格,又不乏趣味。如果不是在给皇帝或拜占庭宫廷的贵妇人写信,那么他在信件里的口吻就像一个教会学校的校长,既有称赞,也有训斥。总之,他总是能毫不犹豫地利用权限发号施令。如前所述,在对待皇帝的态度方面,格里高利是足够恭敬的,至少比对待蛮族皇帝的态度恭敬得多,甚至对通过篡位获得皇位的弗卡斯也不例外地献上令人作呕的奉承。

  对教会影响的增长而言,异教徒的改宗是很重要的。哥特人在狄奥多里克死后逐渐改信了天主教;而从克洛维时代起,法兰克人就改信了天主教;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前,在圣帕特里克主教的劝化下,爱尔兰人也改信了天主教。此后,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爱尔兰人不断地进行布道活动。

  英格兰改宗的事情,对于格里高利而言,是除了诺桑布利亚以外他最关注的。为此,他下令保留了英格兰的异教庙宇作为献给上帝的教堂,但却摧毁了其中供奉的偶像。据我所知,格里高利在英格兰的布道很成功,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是基督徒。

  在目前所叙述的这个时期里,虽然伟人比其他时代要逊色,但他们对未来却有深远的影响。如上所述,这些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应该分别归功于查士丁尼、本尼狄克和格里高利这三个人。虽然六世纪的人没有先辈们文明,但却远远比他们之后四个世纪的人文明。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查士丁尼、本尼狄克和格里高利这三个人里,有两个是罗马贵族出身,另一个甚至是罗马皇帝。不过,在某种程度上看,只有格里高利可以称得上是最后的罗马人,尽管他是出于职责的需要而用特殊的语气命令他人,但这一切的本能根源却是他身为罗马贵族的自负。在格里高利之后的许多年里,罗马城再也没有出现过伟大的人物。不过,现在看来,罗马人的自负在罗马的衰败期成功地束缚了入侵者的灵魂——入侵者之所崇敬彼得圣座,是因为他们畏惧凯撒的宝座。

  众所周知,世界各地的历史进程是不一样的。东方的穆罕默德诞生之时,格里高利已经年近30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