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五首)

【作者介绍】王维(七〇一--七六一),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其父迁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县),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七二一)进士擢第。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遣人将他送至洛阳,迫授伪职。后禄山张宴于长安凝碧池,召集了当时的梨园子弟,王维闻而悲之,作了一首“万户伤心生野烟”的诗。及乱平,对受伪职的人以六等定罪。王维因曾作此诗,其弟王缙又请求削自己官职以赎兄罪,故得特赦,责授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期很感佩贤相张九龄,政治上也有抱负。后来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正直敢言之士受到打击,他也为此沮丧。四十岁后就隐居蓝田辋川。妻亡无子,孑然一身。他本信佛教,晚年更不吃荤腥,不衣文彩,过着“万事不关心”的生活,成为隐士加居士的人物。安史乱后,政局的大动荡,人民的大痛苦,在他诗篇里就很少反映。

他在十五岁就开始作诗,名篇如《洛阳女儿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十六岁、十七岁时作的。但真正能代表他作品特色的,却是晚年的山水诗,寻常的一点云彩,一片竹林,一道溪流,在他笔下都有鲜明的个性,在当时的诗坛开拓了自己的艺术天地,形成了一种流派。

除了诗,他还擅长书画,精通音乐,这和他的山水诗有互相参通之处,因为两者的把握对象都是自然界。善于捕捉印象,是这位自然界猎手的一大本领。但传世的《画学秘诀》,赵殿成以为系后人托王维名之作。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1〕

圣代无隐者〔2〕,英灵尽来归〔3〕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4〕

既至金门远〔5〕,孰云吾道非〔6〕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7〕

置酒长安道〔8〕,同心与我违〔9〕

行当浮桂棹〔10〕,未几拂荆扉〔11〕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12〕,勿谓知音稀〔13〕

【注释】

  1. 綦毋潜,注见后面“作者介绍”。落第,应试未中。还乡,《唐才子传》说綦毋潜是荆南人。王维另有《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
  2. 圣代,当代的美称。
  3. 英灵,犹英才。
  4. 遂令两句,意谓隐士们皆不再隐居了。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过会稽东山。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事,也是指隐居。
  5. 既至句,意谓已到长安却没有考中。金门,即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对征召来的优异之士皆令待诏金马门。远,指不能进入金马门。
  6. 吾道非,《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困于陈蔡时,曾对子贡说:“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7. 江淮两句,指綦毋潜渡江淮时正当寒食节,后因落第而留滞京洛,自缝春衣。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晋人介之推之自焚死,这一天就不再举火,故称。实是附会。京洛,指洛阳。
  8.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9. 同心,犹知己。违,分离。意谓心虽同而行踪却相违。
  10. 行当,将要。桂棹(照zhào),船之美称。棹,船桨,也指船。《离骚》:“桂棹兮蘭枻。”
  11. 未几句,意谓不久就可回到家园。荆扉,柴门。
  12. 吾谋句,指文章未被主考采用。《左传·文公十三年》记秦人绕朝曾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13. 知音,相传春秋时锺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伯牙乃许为知音。

【说明】

这首诗是对落第人的反复劝慰,曲为之譬,实是解嘲。这类诗也确实不容易写得好。

蘅塘退士选这类诗,也许有这样用意,让落第的士子们读读,多少可以得到些安慰,并使他们仍然颂念“圣代”,不非“吾道”,如沈德潜所谓“反复曲折,使落第人绝无怨尤”。也说明编选一个普及性选本,就得照顾到各方面的读者对象。当然,在唐人慰下第者的诗中,王维这一首写得算是较有感情的,以它来“聊备一格”,也是经过了缜密的选择的。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参加科举考试落第的綦毋潜予以慰勉、鼓励。开头四句言当今正是太平盛世,人们不再隐居,而是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圣代”一词充满了对李唐王朝的由衷信赖和希望。“尽来归”,是出仕不久、意气风发的诗人对天下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发归隐,而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五、六句是对綦毋潜的安慰: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七至十句是劝綦毋潜暂回家去。“度寒食”、“缝春衣”,是从时令上提醒对方,含有关切之情。“江淮”、“京洛”,从路线的选择上提出建议,含有送别之意。“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十一至十四句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最后两句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之辞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读这样一首送别诗,会让人有一波感动,有一份温暖,不仅被诗人对朋友的谆谆告别语所感动,更被诗人对朋友的殷殷慰勉情所温暖。

送别

下马饮君酒〔1〕,问君何所之〔2〕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3〕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4〕

【注释】

  1. 饮君酒,请君饮酒。饮(读去声),使动词,使喝。
  2. 之,往。
  3. 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陲,边。
  4. 但去两句,沈德潜云:“白云无尽,足以自娱,勿言不得意也。”但,只。

【说明】

旧注疑是送孟浩然归南山之作。则南山应指襄阳南岘山。若无末两句,诗即毫无意味。

【鉴赏】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平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吴小林)

青溪〔1〕

言入黄花川〔2〕,每逐青溪水〔3〕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4〕

声喧乱石中〔5〕,色静深松里〔6〕

漾漾泛菱荇〔7〕,澄澄映葭苇〔8〕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9〕

请留盘石上〔10〕,垂钓将已矣〔11〕

【注释】

  1. 青溪,在今陕西沔县之东。
  2. 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
  3. 逐,循,沿。
  4. 随山两句,意谓自黄花川到青溪,途程虽不到百里,山路却千迴万转。趣,通“趋”。
  5. 声,溪声。
  6. 色,山色。
  7. 漾漾,水波动荡貌。菱荇,皆指水草。
  8. 葭苇,芦苇。
  9. 澹,安静貌。
  10. 盘石,大石。
  11. 将已矣,将以此终其身。有感叹意。

【说明】

“我心素已闲”两句,是心境也是诗境,即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鉴赏】

诗题一曰《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却很难体现王维山水诗的特色。

看来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这一段路程虽长不及百里,但溪水随着山势盘曲蛇行,千回万转,颇为蜿蜓多姿。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刘德重)

渭川田家〔1〕

斜阳照墟落〔2〕,穷巷牛羊归〔3〕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4〕

雉雊麦苗秀〔5〕,蚕眠桑叶稀〔6〕

田夫荷锄至〔7〕,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8〕,怅然吟《式微》〔9〕

【注释】

  1. 渭川,渭水。
  2. 墟落,村庄。
  3. 穷巷,深巷。
  4. 荆扉,柴门。
  5. 雉,野鸡。雊(够gòu),雉鸣曰“雊”。秀,麦子吐华曰“秀气”。
  6.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如睡眠状,故曰“蚕眠”。
  7. 荷,负。
  8. 即此句,就是这些情景也觉得闲散之可羡慕了。
  9. 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语,这里表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说明】

这些初夏景色其实都极平常,作者也是随手写去,然而诗意盎然。诗中的野老想念牧童,田夫荷锄相见,纯系白描,不事雕绘,读来故也分外亲切。

【鉴赏】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顿时间,他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不是吗?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桑林里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开始吐丝作茧,营就自己的安乐窝,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呢。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徬徨中路,怎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地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闲逸之感。《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傅如一)

西施咏〔1〕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2〕

朝为越溪女〔3〕,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4〕,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5〕,不自著罗衣〔6〕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7〕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8〕

持谢邻家子〔9〕,效颦安可希〔10〕

【注释】

  1. 西施,即西子。相传是春秋时越国美女,本苧萝山下卖柴人家女儿。后为越王句践所得,献与吴王夫差,颇受宠爱,最后吴国就为越国所灭。传说如此,实则吴之灭亡另有原因。
  2. 艳色两句,意谓西施既有此艳色,又怎会永远微贱下去。宁,岂。
  3. 越溪,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传为西施浣纱处。一说在苧萝山下,苧萝山又有在诸暨、在萧山二说。
  4. 岂殊众,难道与众不同。
  5. 傅,通“敷”,抹。
  6. 罗,丝织品。
  7. 怜,爱怜。
  8. 当时两句,因为西施已选到吴国去了,所以就不会再和当时浣纱的女伴同车而归了。唐汝询在《唐诗解》中则以为“惟恐同列之俟己,畴肯载浣纱之伴与同归乎?”
  9. 持谢,奉告。邻家子,指传说中的东施,西施的东邻。古代女子也叫“子”。
  10. 效颦句,相传西施因病捧心而颦,当地的丑女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结果大家都避开丑女。见《庄子·天运》。意思是说,没有西施那样美貌,单是效颦只能令人讨厌。颦,皱眉。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说明】

这诗借西施的故事,感慨世情之无常。“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实是一些借机缘而骤贵的幸运儿的写照,而他们受到厚宠的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君主无是非之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

【鉴赏】

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一生自穷苦”。

王维以这首诗来借咏西施,以喻为人。《西施咏》取材于历史人物,借古讽今。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

诗的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处低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这种评价是很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