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第一节 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
虽然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研究给经院哲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这一研究在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中并没有立刻产生重大变化。实际上,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被人们欣然接受,是因为他的哲学可以被用来巩固当时盛行的经院哲学体系。经院哲学家们的主要目标一直是要实现宗教和哲学之间的和谐一致;现在他们有一个完善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是希腊智慧最为成熟的结果,他们可以方便地用它来构建这一联盟的一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包含了人类知识的所有分支,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述,并具有确定的术语。这一体系作为平静的、客观的理性成果,打动了经院学者,正如它打动任何人一样。它满足了经院学者在辩证法方面的爱好,对每一个重要的论题都给出了赞同和反对的理由。因此,这一思想体系是逻辑大师的作品。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有许多内容符合经院哲学的要求。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经院哲学家就会通过适当解释或修正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轻易实现二者的一致,以满足官方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宣扬单纯的精神性上帝的存在,这一上帝与宇宙相区别,并超越宇宙,但又是宇宙的最初因和最终因—这一有神论和二元论的概念证实了基督教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提供了一个彻底的自然目的论,这一理论总是诉诸常识,对于一个对自然研究感兴趣的时代特别有吸引力。亚里士多德的体系完整地组织了人类的知识领域,就如同基督教的教义体系完整地组织了启示知识领域一样。“知识巨擘”很快成为“自然事物”的最重要权威,经院哲学家开始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来支持基督教的世界观,这并不让人感到奇怪。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体系和基督教哲学之间存在着重要差别,这些差别在经院哲学的历史进程中是显而易见的。亚里士多德宣扬宇宙的永恒,而教会宣扬从无到有的创世;亚里士多德否认个人灵魂的不朽,而教会则肯定这一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自然主义的,而教会的伦理学则是超自然主义的。但是当这两种权威理论产生分歧难以达成一致时,经院哲学家就会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协调、和解、修正和补充,以便适用他们的需要—经院哲学家的这一工作成果卓越。
第二节 奥古斯丁的神学
但是,12世纪传统的神学运动并没有随着亚里士多德的出现而结束。教会的教义在柏拉图的思想影响下继续发展,而代表了正统思想和希腊哲学第一个伟大综合的奥古斯丁神学继续对神学运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在13世纪初,经院哲学的任务是尽可能地吸收新材料,对其进行改造,以符合经院哲学自己的体系—结果它自己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但是基督教的某些老师很少受到这一新哲学的影响,仍然主要忠诚于12世纪的传统。这些人中有哈尔斯的亚历山大和根特的亨利。其他人像大阿尔伯特和圣托马斯·阿奎那试图对传统神学和逍遥学派的思想进行综合;还有一些人像布拉班特的西格尔则致力于一种他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不久的将来的发展路线就是朝着逍遥学派哲学和经院哲学的以往成就的结合这一方向的。
哈尔斯的亚历山大(1245年去世)是一个英国的方济各会僧侣,他在箴言集(《神学大全》)中首先用这一新学说证明过去的教义。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回答,再引用典籍对回答进行演绎证明。他将安布罗斯、奥古斯丁、杰罗姆、可敬的比德、阿尔昆、安瑟伦、维克托教派、伦巴第人彼得和明故的伯纳德等人视为信仰问题上的权威,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尔法拉比、阿维森纳、安萨里、西塞罗、马克罗比乌斯、波依修斯、卡西奥多罗斯视为理性的权威。在他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心理学中,亚历山大显示了他对奥古斯丁主义的偏好,也表明了他没有非常深入地理解新运动的思想。
第三节 大阿尔伯特
1193年,大阿尔伯特出生于符腾堡的劳因根,他在帕多瓦和博洛尼亚的大学里学习哲学、形而上学、医学和神学,于1222年进入多明我会的修道会。他在巴黎和科隆作为哲学教师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并以大阿尔伯特闻名于世。阿尔伯特于1280年去世。他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圣经》和箴言集;他的哲学著作和神学著作有:《宇宙的起因和过程》《论理智的统一性,反对阿威罗伊主义》《神学概要》《精神的极乐世界》。
参考书
《大阿尔伯特》,J.Sighart编辑,三十六卷本,1857年。
阿尔伯特作为教会博士,最早建立了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基础的经院体系。但是在他的著作中,阿拉伯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讨论与神学有关的问题时,他也遵循迈蒙尼德的《迷途者指南》,这本书似乎比他的其他权威和正统观点更为一致。阿尔伯特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被称为罗吉尔·培根在这一领域的先驱。但是尽管他坚持根据经验来研究自然,却还是陷入了通常的经院哲学习惯,用亚里士多德的眼光来看待自然。阿尔伯特以其研究的广度而非深度著称,在批评的敏锐和思辨的力量上要逊于他那伟大的学生圣托马斯·阿奎那。
阿尔伯特认为,哲学问题应当以哲学的方式来对待,神学问题应当以神学方式来对待。这种分为哲学和神学两个领域的倾向预示了后来的双重真理学说,之所以出现这种倾向,是因为许多学者越来越相信,某些像三位一体说和道成肉身说这样的教义不可能从逻辑上证明。例如,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从无中产生,这一原则在物理学上是真实的,但是在神学上却并非如此;这对具体的或次要的原因来说是真的,但并不适用于最终原因。奥古斯丁是阿尔伯特在信仰问题上的权威,而亚里士多德则是他在自然科学和理性神学方面的权威,但他也承认这位希腊思想家并不总是同教条的神学相一致。
阿尔伯特的学生圣托马斯以一种杰出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思想,圣托马斯的广博体系是13世纪经院哲学的最好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