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毛泽东主席对一篇新闻稿的修改【注】
1960 年 5 月 8 日、9 日和 10 日,《人民日报》和国内各大报都在第一版以半版篇幅刊载新华社关于毛泽东主席在郑州接见外国朋友的报道和照片。各报的眉题表明,三次接见的外国朋友依次是:“非洲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各方面人士和代表”;“拉丁美洲八个国家的朋友”;“伊拉克、伊朗和塞浦路斯的朋友”。
对这几次接见,外国朋友反映:本来以为只是礼节性的,想不到毛主席亲自到门口迎送,和每个人热情握手。接见时,毛主席先让我们发言,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毛主席和我们交谈了近 4 小时,好像老朋友在一起谈心,他的话像水晶一般清楚,他的思想像火山爆发一样,鼓舞了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斗志,使我们深受教育。毛主席这样平易近人,正说明他的伟大。
每一次接见后,毛主席都要发表消息,让我起草;写上他讲话的要点,写上外国朋友讲话的要点;不要长,要快。我考虑一下,在白纸簿上写,写完后看一遍,涂改一些字句,交给刘宁一同志。他和杨尚昆同志商量一下,作了个别增删,送给主席。主席认真审阅。定稿后,由我交给新华社郑州分社负责人雷行抄清电发。
这里着重记述毛主席对接见拉丁美洲朋友新闻稿的修改。
我起草的稿子开头部分是:“新华社郑州 8 日电 毛泽东主席今天下午在这里接见正在我国参观访问的来自拉丁美洲八个国家的朋友们。他们是:(从略)”,结尾是:“接见时在座的有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等”。这篇新闻稿的实质内容共分两段:
第一段:“接见时,拉丁美洲八个国家的朋友们向毛泽东主席谈到在中国参观访问的观感。他们热情地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称赞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称赞中国人民对于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所作的贡献。他们还谈到了拉丁美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历史联系和日益发展的友谊。他们说,拉丁美洲人民和中国人民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美国帝国主义。他们介绍了古巴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情况。他们表示,拉丁美洲人民要团结起来,并和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最后胜利!”
第二段:“毛泽东主席感谢这些朋友对中国人民的称赞。主席说,中国人民和拉丁美洲人民一样,长期受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团结,依靠各国人民的支援,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现在正建设着自己的国家,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因此需要时间,需要和平,需要朋友。主席说,古巴的人民,拉丁美洲的人民,全世界的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帝国主义以及他们的走狗则是我们的共同敌人,但是他们的人数很少。主席说,世界和平的取得,主要依靠各国人民的斗争。主席对古巴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英勇斗争表示钦佩。主席说,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斗争帮助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的斗争也帮助了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的各国人民。人民是决定因素,依靠人民的团结和斗争,必能战胜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取得世界的持久和平。”我在稿子上作了一些涂改。由于毛主席指示“要快”,来不及另抄,递给刘宁一同志,他和杨尚昆同志交换了意见,在第一段“接见时”之后,加上“毛泽东主席首先表示对拉丁美洲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并介绍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然后送给了主席。
主席作了三处修改:
(一)第一段中,“他们热情地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主席圈掉了“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几个字,加上“在自己的工作中”;还圈掉了“伟大”两个字,把这句话改成“他们热情地称赞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
(二)第一段末尾,“他们表示,拉丁美洲人民要团结起来”,主席圈掉“要”字。在“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最后胜利”之前加上“一定会”。
(三)第二段开头,“毛泽东主席感谢这些朋友对中国人民的称赞”,主席将“称赞”改成“友谊”。
主席改完后,将稿子交给我,并问:你有什么意见?我说:后两处,主席改得非常好,“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最后胜利”,只表达了可能性;主席加上“一定会”,就表达了必然性。“感谢这些朋友对中国人民的称赞”,太庸俗,主席把“称赞”改成“友谊”,含义和格调就完全不同,既亲切,又得体。只是主席对第一处的修改,我不理解。
主席问:有什么不理解的?
我说:“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是拉丁美洲朋友的原话,也完全符合事实,我不理解为什么主席那样改。
主席说:人家那样讲,我们不能那样写。我们搞了这些年的建设,不能说没有成就,说“伟大成就”就不符合事实。“一穷二白”的面貌还没有改变,有什么伟大呀?
我说:“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这符合事实吧?
主席说: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的领导呀?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这是唯心史观,不是唯物史观。我把唯物史观的精髓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你不赞成?
我说:唯物史观并不否定杰出的领导人的作用。
主席说:这是半截子唯物史观。领导人和人民不能分开,而是人民的一部分。“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了你们,也包括了我。如果脱离人民,做官当老爷,那就不能包括。领导人和人民也不能等量齐观。今天我向拉丁美洲朋友讲了,你在稿子上也写了,“人民是决定的因素”,应当突出“决定的因素”,不应当突出“非决定的因素”。就是说,应当突出人民,决不要突出个人。
刘宁一同志说:主席的指示很深刻,我们要好好学习。时间不早了,这篇新闻稿就这样定下来吧。
主席让我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当念到第一段的末尾“一定会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最后胜利”时,主席说:这里有点兀突,在“一定会”前面加上“这样”。我照加了。主席想了下说:加上“这样”,语气有些散,改成“就”字,“就一定会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最后胜利”,你们看怎么样?在座的同志都说好,我涂去了“这样”,加上“就”字。杨尚昆同志说:今天这篇新闻报道比昨天的更有分量,就这样发出去吧。主席点点头。我辞出,请等候已久的新华社郑州分社负责人雷行另抄电发,刊载于 1960 年 5 月 9 日《人民日报》和各大报的第一版。原件我一直珍藏着。
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毛主席诞辰 100 周年。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