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一首)
赠阙下裴舍人〔1〕
二月黄鹂飞上林〔2〕,春城紫禁晓阴阴〔3〕。
长乐钟声花外尽〔4〕,龙池柳色雨中深〔5〕。
阳和不散穷途恨〔6〕,霄汉常悬捧日心〔7〕。
献赋十年犹未遇〔8〕,羞将白发对华簪〔9〕。
【注释】
- 阙下,宫阙之下,借指朝廷。阙,宫门前的望楼。舍人,指中书舍人,任草拟诏书之职,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
- 黄鹂,黄莺。上林,上林苑。秦旧苑,汉武帝扩建,在今陕西西安市。这里指唐宫苑。
- 紫禁,犹紫台,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因称皇宫为紫禁。禁,指宫中禁卫森严,不能随便出入,故名。
- 长乐,本汉宫名,这里借指唐宫。
- 龙池,泛指宫中之池。
- 阳和,指仲春,应首句二月。
- 霄汉,指高空。霄,云气。汉,银河。捧日心,三国魏程昱年轻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及兗州反,赖昱得保全三城。曹操闻之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曹操乃于其上加日为昱。见《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裴松之注。
- 献赋,以辞赋献于皇帝,借此表示忠诚,如《东观汉记》记班固之献赋,杜甫也献了《三大礼赋》而任右卫率府参军。
- 簪,簪缨之簪,指达官贵人的冠饰。这里指裴舍人。
【说明】
前半截写裴舍人之受宠遇,得近禁中,龙池柳色承雨露而苍翠,句句从阙下生情。下半截则自伤不遇,实旧时文士故态。三四两句为名句,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评为“特出意表,标雅古今”。
此诗照通例,应平起,即应将一二两句对换,平仄才协调。
【鉴赏】
这首诗,是写给一个姓裴的舍人。写诗的目的,是为了向裴舍人请求援引。
开头四句,诗人象并不在意求援似的,描画了一幅秾丽的宫苑春景图:早春二月,在上林苑里,黄鹂成群地飞鸣追逐,好一派活跃的春的气氛!紫禁城中更是充满春意,拂晓的时候,在树木葱茏之中,洒下一片淡淡的春阴。长乐宫的钟敲响了,钟声飞过宫墙,飘到空中,又缓缓散落在花树之外。那曾经是玄宗皇帝发祥之地的龙池,千万株春意盎然的杨柳,在细雨之中越发显得苍翠欲滴了。这四句诗,写的都是皇宫苑囿殿阁的景色。
那么,钱起赠诗给裴舍人,为什么要牵扯上这些宫殿苑囿呢?这就须看看舍人的日常活动情况。原来在唐代,皇帝身边的职官,有通事舍人,掌管朝见官员的接纳引见;有起居舍人,记皇帝的言行;还有中书舍人,凡臣下章奏的接纳,皇帝的诏旨的起草,都要通过他的手,军国大事他都有权参加讨论,诏书颁布时,还得由他签字。这些“侍从之臣”每天都要随侍皇帝左右,过问机密大事,其实际权力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不难理解,此诗的开头四句,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他的目的,是在“景语”中烘托出裴舍人的特殊身分地位。由于裴舍人追随御辇,侍从宸居,就有不同于一般官员所见的景色进入他的视听之中。当皇帝行幸到上林苑时,裴舍人看到上林苑的早莺;皇帝在紫禁城临朝时,裴舍人又看见皇城的春阴晓色;裴舍人草诏时,更听到长乐宫舒缓的钟声;而龙池的柳色变化及其在雨中的浓翠,自然也是裴舍人平日所熟知的。四种景物都隐隐约约地使人看到裴舍人的影子。
可见,尽管没有一个字正面提到裴舍人,实则句句都在恭维裴舍人。恭维十足,却又不露痕迹,手法巧妙。
随后诗人笔头一转,就写到请求援引的题旨上:“阳和”句是说,虽有和暖的太阳,毕竟无法使自己的穷途落魄之恨消散。“霄汉”句说,但我仰望天空,我还是时时刻刻赞颂着太阳(指当朝皇帝),意思是自己有一颗为朝廷干事的热心。“献赋”句说,十年来,我不断向朝廷献上文赋(指参加科举考试),可惜都没有得到知音者的赏识。“羞将”句说,如今连头发都变白了,看见插着华簪的贵官,我不能不感到惭愧。意思自然是清楚的,但仍然含蓄,保持了一定的身分。
这首诗,通篇表示了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却又显得十分隐约曲折,尤其是前四句,虽然是在恭维,由于运用了“景语”,便不觉其庸俗了。由此颇见钱起娴熟的艺术技巧。(刘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