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一首)
【作者介绍】李益(七四八--八二七),字君虞,姑臧(今甘肃武威县)人,家于郑州,他的《送同落第者东归》诗云:“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大历进士。每作一诗,教坊乐人竞作为供奉的歌词。北游河朔时,幽州节度使刘济召为从事。唐宪宗闻其名,用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但他自负才能,多所凌忽,故为众不容。文宗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当时有两李益,原籍又都出姑臧)。
他的七绝,在中唐诗人中是一绝,音节神韵,不减王昌龄和李白。又因亲历塞上,有不少表现边塞生活的佳作,语言也明净自然。本书中选的几首,或描人情,或写边声,都是十分精致的抒情诗。
另外还有一桩为大家议论的事,唐人传奇蒋防《霍小玉传》中的男主角就是在写他。《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当时因将妒痴者称为“李益疾”,他为此也影响了迁升。可见那时社会上曾盛传着他的故事了。
喜见外弟又言别〔1〕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2〕。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3〕。
明日巴陵道〔4〕,秋山又几重。
【注释】
- 外弟,姑母的儿子。
- 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 别来两句,因为谈到十年来世事变化之大,一直到了天晚。沧海,《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后因以“沧海桑田”喻世事变迁剧烈。
- 巴陵,唐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县。
【说明】
先问到姓氏,心里已在惊疑,待说出名字,这才想起旧容,不禁化惊为喜。
他们原是表兄弟,但由于乱离之故,平时就没法相见。这种惊喜之情,在沧桑剧变的乱世,也愈见其真切,与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同一情意。沈德潜说是“一气旋折,中唐诗中仅见者”。所以本书中接着就选了司空曙这一首。
【鉴赏】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在以人生聚散为题材的小诗中,它历来引人注目。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疑梦”,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看来,他们是邂逅相遇。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了生动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贵姓?”,不由暗自惊讶。对一个似未谋面者的身份和来意感到惊讶。
下句“称名”和“忆旧容”的主语,都是作者。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祥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想来,他当时还曾说:你比从前……。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该有多少话语要说!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暮天钟”并不是单纯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顾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不是从宋玉开始,就把秋天同悲伤联系在一起了么?“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诗中的情景和细节,似曾人人经历过的,这就使人们读起来,感觉十分亲切。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委婉蕴藉地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深重的动乱之感。(范之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