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五首)

赠孟浩然〔1〕

吾爱孟夫子〔2〕,风流天下闻〔3〕

红颜弃轩冕〔4〕,白首卧松云〔5〕

醉月频中圣〔6〕,迷花不事君〔7〕

高山安可仰〔8〕,徒此揖清芬〔9〕

【注释】

  1. 孟浩然,见卷一“作者介绍”。
  2.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3. 风流,指孟浩然为人的风雅潇洒。
  4. 红颜句,意谓少壮时即鄙弃仕宦。红颜,也指男子中的青年,犹朱颜,意即青春的壮健颜色。轩冕,古代大夫以上的官才可乘轩服冕,这里泛指官爵。轩,车子。冕,王侯等所戴礼帽。
  5. 卧松云,指隐居山林。
  6. 醉月,月夜醉酒。中圣,中酒的隐语。《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尚书郎徐邈酒醉,校事赵达来问事,邈说:“中圣人。”达告诉曹操,操甚怒,鲜于辅解释道:“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语本此。中,本应读去声,如中暑,中风,这里因是近体诗,仍读平声。
  7. 迷花,意谓留恋丘壑。
  8. 高山句,《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里以高山喻孟浩然的品格。
  9. 徒此,惟有在此。揖,犹致敬。清芬,犹高节。

【说明】

此诗为孟浩然遣归南山时,李白送行所作。从诗中“白首卧松云”句看,当已是浩然晚年。旧注云:“盖始相识而尊礼之如此。”

据计有功《唐诗纪事》,山南采访使韩朝宗因爱重孟浩然诗律,欲荐之朝廷,俾为颂诗。“浩然叱曰:‘业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他。’遂毕饮不赴。由是闻罢,浩然不之悔也。”与诗中所引“中圣”典故正相吻合。李白之所以故用僻典“中圣”而不用“中酒”,盖“中酒”只能平写其醉态,“中圣”还包含他的品格;与下句的“事君”相对,也更见工巧。惟第三句“弃轩冕”与第六句“不事君”,意有重复处。

【鉴赏】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本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黄宝华)

渡荆门送别〔1〕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2〕

山随平野尽〔3〕,江入大荒流〔4〕

月下飞天镜〔5〕,云生结海楼〔6〕

仍怜故乡水〔7〕,万里送行舟。

【注释】

  1. 渡荆门送别,沈德潜云:“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汝询也疑“送别”二字是衍文。一说指江水为李白送别,所以末句这样说。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北,长江南面。形势险要,为战国时楚国西面门户,也为楚蜀交界。蜀中诸山,至此不复见。
  2. 从,至,向。楚国,今湖北省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故云。
  3. 山随句,山势将随平原的出现而完尽。
  4. 江入句,江水进入了大野而流去。形容江宽。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5. 月下句,月影倒映江中,好像天镜从高空飞来。
  6. 海楼,海市蜃楼。海上空气下层比上层密度大,光线折射,在空中变幻出像城市、楼台等景象。旧说误以为蜃(大蛤)吁气所致。
  7. 仍,又、频。怜,爱。故乡水,长江自蜀东流,李白蜀人,故云。

【说明】

开元十四年(七二六)刚刚出蜀东下,在长江途中作。年二十六岁。当时是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心情的。

诗中三、四两句,胡应麟《诗薮》说:“太白壮语也。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王琦注引丁龙友曰:“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

【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何国治)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1〕,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2〕,孤蓬万里征〔3〕

浮云游子意〔4〕,落日故人情〔5〕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6〕

【注释】

  1. 郭,外城。古代城分内外。
  2. 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3. 蓬,草名。枯后断根,遇风飞扬,故也叫飞蓬。此处喻远行的征人。
  4. 浮云句,因浮云来去无定,故以比游子心意。
  5. 落日句,意谓主客虽皆依依不舍,但落日难挽,还是留他不住。
  6. 萧萧,马鸣声。班马,临别的马,也隐寓马有离群之感。

【说明】

此诗语言流畅而情意宛转蕴藉。沈德潜云:“苏李赠言多唏嘘而无蹶蹙声,知古人之意在不尽矣。太白犹不失斯旨。”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确是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中间两联切题,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却又写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何国治)

听蜀僧濬弹琴〔1〕

蜀僧抱绿绮〔2〕,西下峨嵋峰〔3〕

为我一挥手〔4〕,如听万壑松〔5〕

客心洗流水〔6〕,余响入霜钟〔7〕

不觉碧山暮〔8〕,秋云暗几重〔9〕

【注释】

  1. 蜀僧濬,有人以为即李集中《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中的仲濬公。
  2. 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以绿绮切之。
  3. 峨嵋,山名,在今四川峨嵋县南。
  4. 一,加强语气的助词。挥手,指弹琴。嵇康《琴赋》有“伯牙挥手,钟期听声”句。
  5. 万壑松,万壑松声。琴曲有《风入松》。壑,山谷。
  6. 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清怀,听了“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7. 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8. 不觉句,指曲终的时间。
  9. 秋云句,伸足上句“暮”字。

【说明】

李白五律,往往于一气不断中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思,此诗即其一。

【鉴赏】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奇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说:“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下面一句“馀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霜钟”关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列子·汤问》里有“馀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馀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馀音。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馀响入霜钟”也是如此。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

唐诗里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浊的琵琶声,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变的音响效果表现了出来。唐代另一位诗人李颀有一首《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袁行霈)

夜泊牛渚怀古〔1〕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2〕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3〕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4〕

【注释】

  1. 题下原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牛渚(主zhǔ),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北部为采石矶。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渚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 空忆,徒然想念着。谢将军,东晋谢尚,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往听之,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袁宏本来孤贫,自此名声日著,后官至东阳太守。
  3. 斯人句,意谓不能再听说有谢将军那样的人了。
  4. 明朝两句,意谓月夜既难遇知音,惟有明早乘船而去,忍对着枫叶随风纷落西江。

【说明】

李白在《劳劳亭歌》中也提到谢尚与袁宏的故事,都是抒写他怀才不遇的感慨。

此诗虽为五律,却并无对偶,孟浩然《舟中晓望》中的“舳舻(zhúlú)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二联,句法也同。后人颇有解释,王琦注引赵宦光说,李、孟“二诗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字不律,故调律则律,属对非律也。”这说法终嫌牵强。“属对非律”一语尤费解。杨慎说:“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这话有一点道理。《唐诗三百首注疏》中引田雯说:“青莲作近体如作古风,一气呵成,无对待之迹,有流行之乐,境地高绝。”却不能说明孟浩然的一首。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评李白《鹦鹉洲》的话最得要领:“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这就是能从诗的发展观点来看,因而也适用于上述孟浩然诗。

施补华《岘傭说诗》云,此类诗“须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初学人当讲究对仗,不能臻此化境。”

【鉴赏】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北端突入江中,即著名的采石矶。诗题下有原注说:“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据《晋书·文苑传》记载: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于是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声名大著。题中所谓“怀古”,就是指这件事。

从南京以西到江西境内的一段长江,古代称西江。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次句写牛渚夜景,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溶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

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空间的无垠和时间的永恒之间,在人们的意念活动中往往可以相互引发和转化,陈子昂登幽州台,面对北国苍莽辽阔的大地而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感,便是显例。而今古长存的明月,更常常成为由今溯古的桥梁,“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月下吟》),正可说明这一点。因此,“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暗逗下文。

如果所谓“怀古”,只是对几百年前发生在此地的“谢尚闻袁宏咏史”情事的泛泛追忆,诗意便不免平庸而落套。诗人别有会心,从这桩历史陈迹中发现了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关系—贵贱的悬隔,丝毫没有妨碍心灵的相通;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而这,正是诗人在当时现实中求之而不可的得。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

诗意明朗而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却具有一种令人神远的韵味。清代主神韵的王士禛甚至把这首诗和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作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认为“诗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这说法不免有些玄虚。其实,神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文字语言和特定的表现手法,并非无迹可求。象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

李白的五律,不以锤炼凝重见长,而以自然明丽为主要特色。本篇“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字不律”(王琦注引赵宧光评),行云流水,纯任天然。这本身就构成一种萧散自然、风流自赏的意趣,适合表现抒情主人公那种飘逸不群的性格。诗的富于情韵,与这一点也不无关系。(刘学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