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哀伯谏纳郜鼎》

【作品介绍】

  《臧哀伯谏纳郜鼎》的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纳于大庙”这件事的“非礼”。礼的范畴极其广泛,内容极其复杂,但一言以蔽之,就是本书《郑庄公戒饬守臣》一文的评论文字所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如果用今天更切合礼的历史本质的话说,它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贵族等级制度下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它规范并制约着上自天子下至百姓所有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言行。

【原文】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1〕。纳于大庙〔2〕,非礼也。

  臧哀伯〔3〕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4〕,大路越席〔5〕,大羹不致〔6〕,粢食不凿〔7〕,昭其俭也。衮、冕、黻、珽〔8〕,带、裳、幅〔9〕、舄〔10〕,衡〔11〕、紞〔12〕、纮〔13〕、綖〔14〕,昭其度也。藻率〔15〕、鞞〔16〕、鞛〔17〕,鞶〔18〕、厉〔19〕、游〔20〕、缨〔21〕,昭其数也。火、龙、黼、黻〔22〕,昭其文也。五色比象〔23〕,昭其物也。钖、鸾、和、铃〔24〕,昭其声也。三辰旂旗〔25〕,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26〕,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27〕,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28〕?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29〕!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30〕,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注释】

  1. 郜: gào,去声。 1。 古国名,姬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故都在山东成武东南。春秋时为宋所灭。 2。 姓。
  2. 太庙:天子或诸侯的社庙。
  3. 臧哀伯:鲁大夫。臧喜伯之子。
  4. 清庙:周人祭祀祖先的地方。取肃穆清静的意思。
  5. 大路:亦作“大辂”,天子乘以祭天的车子,朴素无装饰。越席: 越地产的草席。 (可能就是今天宁波地区的蔺草席子吧?)也有人认为,越读huó,是结蒲草为席。
  6. 大羹:肉汁。不致:不另加调味品。
  7. 粢: zī,阴平,谷类总称。凿: zuó,去声,舂糙米为精米。不凿:不再加工。
  8. 衮: gǔn,上声,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祭祀宗庙时穿的礼服。冕:礼帽。黻: fú,阳平。 通“韨”,古代祭服的蔽膝,皮革制成。珽: tǐng,上声。帝王的玉笏,即大圭。
  9. 幅: bī,阴平。绑腿布,行縢(téng,阳平)。
  10. 舄: xì,去声,通“舃”。古代的双层鞋,布底下面加块木头以防水防泥。
  11. 衡: 系帽子和发髻的横簪。
  12. 紞: dǎn,上声。古代帽子上用来系瑱(tián,去声,古人帽子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的带子。
  13. 纮: hóng,阳平。古代帽子的系带。 由颌下挽上系在笄的两端。
  14. 綖: yán,阳平。古代帽子上面覆盖的布,通常为黑色。
  15. 藻: 垫玉用的彩色板。藻率:放玉的衬垫,熟皮制成。率: 通“繂”,缉边。
  16. 鞞: bǐng,上声,通“韦卑”,刀鞘。
  17. 鞛: běng,上声,通“琫”,古代佩刀鞘上的饰物。
  18. 鞶: pán,阳平。 古代皮做的束衣带。
  19. 厉: 腰带的下垂部分。
  20. 游: líu,阳平,通“斿”,“旒”,古代旌旗的下垂饰物。
  21. 缨: 套在马颈上的革带,驾车时用。 又作"鞅",yāng,阴平。
  22. 火龙: 古代衣服上所绣的图案。黼: fǔ,上声。 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黑白相次,为斧形。黻: fú,阳平。 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青黑相次,为(弓+反弓)形。黼黻: 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也泛指花纹文采。
  23. 五色: 古代器物上的五种颜色,象征天地四方,即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天玄地黄。 玄不为正色,所以仅称五色。比象: 象即是<周易>中所指的四象。比即比照。
  24. 锡: yáng,阴平,通“钖”,马额头上的金属饰物,走时发声。鸾: luán,阴平,通“銮:,古代的一种车铃。和: 古代车上的铃铛。
  25. 三辰: 指日月星。有名联曰: 四诗风雅颂,三光日月星。旃: zhān,阴平,亦作"旜",纯赤色的曲柄旗。 古代画一对龙的旗帜称为旜,画熊虎的称为旗。
  26. 登降:增减。指礼的变通。
  27. 灭德立违:德,指合礼义的事;违,指违命之物。宋大夫华督杀掉宋殇公,另立宋庄公,恐怕诸侯讨伐,取了郜国所造的鼎贿赂鲁国,鲁桓公接受了他的贿赂,默认了此事,并同意华督为宋相。这是灭德立违的所。
  28. 象: 模拟,仿照。诛: 责备。
  29. 章: 通“彰”,表彰,彰明。
  30. 雒: 通“洛”。三国时,魏改雒为洛。

【翻译】

   鲁桓公二年夏天四月,桓公从宋国取得原属郜国的传国大鼎,放进太庙,这是不符合礼仪的事。

   臧哀伯进谏道:“作君主的人,应该发扬美德,堵塞违礼的行为,来为百官做出表率,就是这样,还怕有不足之处,所以要显示各种美德以传示子孙。因此,宗庙使用茅草盖的房子,朴素的车子,草编的席子;肉汁不调五味,粮食不加工成细粮,这些是为了显示节俭。祭祀的礼服、礼冠,皮做的蔽膝、玉制的朝板,腰带、下衣、绑腿、靴子、冠上的横簪、冠旁的填绳、系冠的带子、冠顶的盖版,这都是表明尊卑等级制度的。皮做的衬玉器、刀鞘上的装饰、束衣的布带、下垂的带穗、旌旗上的飘带、马颈上的丝绳,这也是表明尊卑等级的礼数。礼服上绣的火形、龙形、斧形、弓形等花纹,这些是为了显示纹彩上的差别。用五色绘出模仿天地四方的各种图象来装饰器物服饰,这是为了显示器物物色的差别。马铃、大小车铃、旗铃,是为了显示声音节奏,旌旗上画的日、月、星辰,是为了显示光明。所谓美德,就是节俭而有法度,上下尊卑有礼数,并用纹彩和颜色、器物加以标志,用声音和光亮加以表现,把这些摆在百官面前,百官才感到警戒和畏惧,而不敢违反法度。现在摈弃美德,树立违礼的坏榜样,把别国贿赂的大鼎安放在太庙里,以此明白昭示百官。如果百官都来效法,又有什么理由去惩罚他们呢?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不走正道。官吏丧失德行,则是由于国君宠爱和贿赂风行的原故。现在,郜鼎放在鲁国的太庙,还有什么比这更显眼的?武王灭了殷商,将九鼎搬到洛阳,当时的义士尚且认为他做的不对,何况把明显的违德招乱的贿赂物放在太庙里,又将怎么办呢?”桓公不听。

   周王室的内史听到这件事,说:“臧孙达的后代大概会在鲁国世代享受爵禄吧!国君虽然违背了礼制,他却不忘用昭德塞违的道理去劝谏他。”
 

【讲解】

  本文的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纳于大庙”这件事的“非礼”。那么,到底什么是礼呢?礼的范畴极其广泛,内容极其复杂,但一言以蔽之,就是本书《郑庄公戒饬守臣》一文的评论文字所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如果用今天更切合礼的历史本质的话说,它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贵族等级制度下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它规范并制约着上自天子下至百姓所有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删改《春秋》的孔夫子才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约之以礼”《论语.雍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为国以礼”(《论语.先进》);“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联系古今关于礼的界说和孔夫子这些关于礼的言论,就不难理解作为鲁大夫的臧哀伯为什么非要冒着触怒鲁桓公的风险,向他“发表”这篇谏辞了;也就不难理解本文一开始就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了。

  臧哀伯这篇谏辞,并不先说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这件事如何不对,而是以高屋建瓴之势,首先提出“君人者”最根本的社会职责是“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接着就从礼制这个大视角,连用七个排比句,从七个方面,即“昭其俭”、“昭其度”、“昭其数”、“昭其文”、“昭其物”、“昭其声”、“昭其明”,来阐明君主如何体现和落实这一根本社会责任;然后,话锋一转,才落到桓公“纳郜鼎”这件“灭德立违”的事情上来。并在指出这一事件必将导致的恶劣后果以后,还用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雒邑”招来“义士”非议的历史教训,警醒鲁桓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种“灭德立违”的错误举措的危害性。这篇谏辞如此行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谨严,具有强烈的逻辑能力,而且气势显得特别恢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至于谏辞中用了近乎后世才产生的赋的手法,铺叙大量我们今天颇感陌生的具体事物,那也是行文的需要,因为这些事物都和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密切关系。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文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许多或厚或薄的积淀层,而每个积淀层都会或深或浅地打上它的时代烙印。因此,在阅读和欣赏此文的时候,也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去审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分析,去感悟,抛弃其“封建性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可以肯定地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云云,直到今天,其“合理内核”还有很好的垂诫作用和警示作用。

【赏析】

   这一篇算是对现实生活有了相当的借鉴作用了。鲁桓公把郜鼎放在太庙,跟前两年某个安徽的市长搞阅兵式是同一个案例: 僭越,腐败,张扬,无礼。 这篇东东另外一个主旨就是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跟我们的政府近五到十年来宣扬的廉政建设也特别合拍。 在我们的政府提倡廉政建设的时候,说明腐败已经成了一个硕大的毒瘤,再不割掉就非常危险了。 腐败的泛滥,廉政建设的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证明了两点: 其一是象臧哀伯魏征这样的贤臣太少,第二是象鲁桓公这样的当官的太多。 合二为一,廉政建设之艰难就不难想象了。

   给当官的想得再多也没用,这篇东东的另一个对于普通人可以启示的道理是: 做人要低调,少显摆。不要把自己的好东西都拿出来给别人看,不要在别人跟前夸耀自己的长处。 做人越低调越安全。

   这里想说说古人的穿戴。 我把这篇东东完全读懂的时候,一个先秦时期的大官的形象也终于可以完整清楚地站在我的面前了: 头戴木头做骨架的高帽,帽子顶部覆盖了一块黑布,帽子是用一根簪子跟头发系在一起的,帽子两侧分别用带子系着一块小玉塞耳朵(为什么要塞耳朵啊? 难道那玉是耳机?)。 浑身上下穿着青黑色为底调的礼服,上面绣着火啊龙的图案,腿上还系着绑腿布。 手里拿着大玉,上上下下的饰物叮叮铛铛象风铃一样曼妙悦耳。 系好衣带,佩上装饰精良的宝刀利剑。 这大官乘上一辆装扮得花里呼哨的马车,就呼拉拉地上朝去了: 所过之处,万人空巷,老百姓噤若寒蝉,怎一个威风了得!

   还要说说鲁桓公这个没用的萎君。 桓公继隐公的大位,本身就有弑父的大逆之举,又受公子翚的胁迫,这个背景本身就注定了他只能是个庸君。 宋郑构兵,桓公想做个和事佬,却两头不讨好,把自己的面子和鲁国的地位都毁得厉害。 这些也不过是些细支末节的东西,大不了就是一个没出息的名声罢了。 桓公最孬种的地方是娶了齐僖公的女儿。 齐僖公有两个宝贝女儿,一个齐姜一个宣姜,宣长齐幼,加上世子诸儿,没一个是好鸟。 齐僖公勤王的时候看见郑庄公的太子忽(即后来的郑昭公)武艺高强且英俊潇洒,心里爱得不得了,先后两次主动提亲想把齐姜嫁给忽,都被忽婉言谢绝,弄得恼羞成怒很没面子。 到了鲁桓公弑父即位的第二年,内宫无人,就巴巴地派公子翚到齐国去求婚,齐僖公至此总算把女儿嫁了出去。不想这齐姜也忒忒不是个东西了: 从小就跟长兄诸儿弄得不清不白不干不净,一身的骚气熏人。听到父亲要把自己许配给德艺双馨的忽的时候,齐姜就已经淫心大乱,恨不得立马入洞房成就好事。 巴巴地等了好多天,居然等来个拒婚的消息。 这一羞一恼,害得齐姜生了严重的思春病。 这下好了,齐姜的哥哥诸儿(后来的襄公)乘虚而入,兄妹明目张胆地相狎互戏,一时宫闱大乱。 事情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如果没有了下文了,倒也就罢了。 更荒唐的事发生在诸儿即位之后。 这昏君对齐姜旧情复燃,仗着齐国势大,自己又是桓公的大舅子,老是欺负桓公,心里又想着齐姜。 最最最最人神共愤的事情随后终于发生了: 襄公为了自由自主地霸占自己的妹妹,竟然逆天下而行险,乘着鲁桓公来拜见自己的时候,终于在密室内跟齐姜成了苟且之事; 犹不知足,竟然派公子彭生把桓公给杀死在车子里面!这一段故事在整个东周期间,恐怕得排上前三名的荒唐之事了!事情挑明了之后,齐姜这个荡妇居然在齐鲁边境禚那个地方找了间房子,不回鲁不归齐,无所事事,一门心思就挑着方便之时和自己的哥哥做淫乱之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最终齐襄公这个顶级大淫贼还是被公子彭生的恶鬼所伤未得善终; 而齐姜也从此郁郁寡欢,老死于禚。

    再说一两句关于宣姜的故事。 宣姜是齐僖公的长女。 本来是准备许配给卫宣公的世子急子的。卫宣公也是个淫乱贼子。 听说宣姜貌美如花,就支走了急子,偷偷地把宣姜纳为自己的妃子了!急子的母亲是夷姜,论亲戚关系,卫宣公算是宣姜的舅舅,又一场乱伦好戏!宣姜为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寿和朔,宣公爱屋及乌,就有了废了急子把江山传给宣姜的孩子。 急子和寿都是孝子,两人又是情深义重,朔则一心想害了急子和寿以登大位。 到了宣公和朔逮着机会要杀急子的时候,寿代兄先死,急子随后自投罗网为弟殉情,真让人郗嘘不已!

【简析】

   这个故事发生在鲁桓公二年,即公元前710年。鲁隐公在位十一年时,被大臣羽父谋杀。

   这年春天,宋国发生内乱,宋督(宋戴公的孙子,即太宰督,字华父,也称华父督)因为看上了大司马孔父的妻子,便谋害了孔父,抢走了他的妻子(看来古人不轻易让妻子出来见人是有道理的)。宋殇公听说后,大为恼火,宋督怕殇公治他的罪,干脆把宋殇公也杀了,但宋督并不敢自立,就找回了还在郑国政治避难的公子冯,立他为宋庄公,自己则作了丞相。为了获得“国际”上的支持,宋督还以重礼贿赂了齐国、郑国、陈国和鲁国,其中用以贿赂鲁国的是郜国制造的大鼎。

   这年夏天,郜鼎运到了鲁国,鲁桓公想将它放到了太庙里,臧哀伯(臧僖伯的儿子,臧僖伯事见鲁公观鱼)劝谏道:“作人君的,要发扬善德,杜绝邪恶,以善德的光辉临照百官,这样还怕不能世代坚守而失去它,就要明昭善德来给子孙做个典范。所以,庄严的太庙,屋顶用茅草覆盖,祭祀的车用蒲草做垫子,供奉的肉汤不用五味调和,主食也不用精米而用糙米,这些都是为了显示节俭的美德。礼服、冠冕、蔽膝、玉笏以及大带、下衣、裹脚的行滕、穿的鞋还有冠冕上的横簪、悬玉的丝带、系冠的纽带、冠顶的饰物和刀鞘、马匹、旌旗上的各种饰物,都是用以彰显尊卑各有命数。朝服上的火焰纹、游龙纹、黑白和黑青相间纹,都是用以彰显尊卑服饰各有纹彩。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绘出的形象,都是用以彰显尊卑之间各有物色。饰于马额、车横,轼前、旌旗的各种铃铛,都依照法度,声音各异。绘有日、月、星辰的旗帜,都用以彰显上天的光明。美好的道德表现于节俭而有法度,增减而有定数,以纹饰与物色来规范它,以声音与旗帜来宣扬它。用这种道德的光辉去临照百官,百官就会有所谨慎戒惧,不敢违背纲纪。可现在您却抹杀了美德,树立坏榜样,把用来贿赂的鼎放在太庙里,公开展现在百官面前,如果群臣效仿起来,那又该怎样处罚他们呢?国家的败亡,是由于官员行恶造成的。官员丧失了美德,就是因为君王宠爱而赏赐过度,要么就是公然行贿向上级谄媚啊。郜鼎放在了太庙中,还有什么比它影响更坏呢?周武王打败了商纣,将九鼎迁到洛邑,尚且有义士(伯夷、叔齐)反对,何况把弑君逆臣的贿赂之器放在太庙,这怎么行呢?”臧哀伯的话很有道理,但鲁桓公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周的内史官听到了这件事,就评论说:“臧孙达的后人将会在鲁国继续享有福禄吧!国君做出无德的事,而他却不忘以道德进行劝阻。

   我们现在当然不能恢复繁复的周礼,来约束各个阶层,但“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彰也。”这句话于今恐怕有更深的警示意义吧,居上位的人行为一定要检点,因为下级在以他为榜样而效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