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中国近代史_张鸣_第十一讲 清廷的新政

新政是清朝最认真的一次改革。经过跟西方近七十年的接触和碰撞,中国新崛起的一代士绅阶层和绅商阶层已经站到了前台,在他们的努力下,这场变革还算是做得不错的。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的话,那么中国的前景还是不坏的。就像李宗仁先生曾经回忆的,他晚清时期在陆军小学上学的时候,感觉一天比一天好。[注] 但是,这场变革中间出了一些变故,节点就是1908年光绪帝和西太后的先后离世。西太后死前匆忙指定的接班人是一个年仅二十五岁的摄政王载沣。载沣和与他同齿的一些少年亲贵当家,开始搞收权活动。

新政是清廷特别重视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而且中央和地方对此也都注入了很大的热忱,但是这场变革所引发的争议却很多。因为这场变革开始后不久就发生了革命,而我们一般在评述一场推翻了前代王朝的革命时,总是从正面对其进行评价。我们惯常的逻辑认为,肯定是前代王朝做错了什么事情,至少有些事情做得很糟,所以才导致了革命。而新政和革命在时间上是存在先后关系的,因此有人推论,新政其实加速了王朝的灭亡。现在很多论点都指向这一判断。还有一些研究认为,新政的动作较大,比如仓促间废除了科举,斩断了传统士子与朝廷的联系,这些改革导致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等等。这样的议论很多,但在我看来,很多推论都是倒果为因,因为后面有革命的现实在那儿摆着,有人就喜欢做事后诸葛亮,相信这次新政就是干得不好,不然清政府怎么会垮台呢。他们所坚持的,一直是倒推法的逻辑。

  1. 参见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